(新课标)统编版六语上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统编版六语上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语文学习进入核心素养“群”时代。
未来的语文教学以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触摸自然
(二)核心素养: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二、单元任务目标
序号 单元目标描述 单课对应目标 认知水平
1 2 3 4 园地 习作
1 掌握本单元会认、会写的生字、词语。 √ √ √ 识记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草原》第1自然段、《古诗词三首》《过故人庄》。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识记
3 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体会表达的情感。以《草原》和《丁香结》为例,交流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 √ √ √ √ 理解
4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 √ √ √ √ √ 理解
5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 √ 应用
6 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自己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并能与同桌互相评价习作。 √ 应用、综合
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基础性任务)
情境一:六年级开展“触摸自然——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单元复习整理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单元复习整理的相关资料,按要求完成第1-5题。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yǎn lián lǜ tǎn róu měi jīng tàn yōu yǎ
diǎn zhuì huā lěi huǎng rán mǎ tí yī shang
cǎi hóng jū shù shāo wēi huì xīn wēi xiào
2.给句段中加点字注音。
一簇簇 单薄 笨拙 衣襟 羞涩
( ) ( ) ( ) ( ) ( )
3.读画“ ”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áo bó bò] 薄荷( ) 薄饼( ) 薄弱( )
(2)句中“单薄”的意思是( )。
①天凉时穿的衣服薄且少。 ②(身体)瘦弱。 ③(力量、论据等)薄弱,不充实。
(3)用上一题“单薄”的解释③写句子: 。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阅读语段时,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和古诗句,在下面横线写一写吧!
. .
. .
情境二:同学们整理的复习资料中,出现了许多词语和诗句,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一)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一( )千里 心( )神往 参( )不( )
( )大无朋 ( )影自怜 ( )芳自( )
(1)在“( )影自怜”一词中,所填的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回头看,泛指看;②照管,注意;③拜访。在词语“( )影自怜”中,它的解释是: 。(填序号)
(2)读到“( )芳自( )”一词, 我想到了 的人。我还会用画“ ”的词语写 一个句子: 。
(二)选择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词语,每组都有两项读音错误。把它找出来,并把正确读音写在题前括号里。
( )摇曳(yè) 琼浆(qióng) 冠冕(mǐn) 窥着(kuì)
( )赠予(yǔ) 拙劣(zhuó) 蒙古(méng)  孕育(yùn)
( )鸣啭(zhuàn) 苞蕾(léi) 纷嚣(xiǎo) 旖旎(yǐ nǐ)
( )斗室(dǒu) 婆娑(shā) 妩媚(wú) 参差(cēn cī)
2.下列词语,每组都有两项字形错误。把它们找出来,并把正确字形写在题前括号里。
( )A.翠色欲流 B.一碧千里 C.襟漂带舞 D.提心掉胆
( )A.硕大无朋 B.顾影自怜 C.群马急弛 D.口干舌躁
( )A.心弛神往 B.孤芳自赏 C.胡里胡涂 D.顾影自怜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蒙古 蒙骗 启蒙 蒙蒙细雨 B.模糊 模范 模样 模型
C.朝露 朝霞 朝阳 只争朝夕 D.薄片 单薄 薄荷 薄纸
4.下列地名、人名的拼音拼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江西JIANGXI B.鄱阳湖POYANGHU C.李明Li Ming D.南京路NANJING LU
5.下面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江路YANJIANG LU 李峰Li FENG B.西湖XI Hu 王翔WANG xiang
C.南京路NANJING LU 驸马府FU mafu D.张飞Zhang Fei 玉林路YULIN LU
6.下列作品、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草原》——老舍 B.《宿建德江》——孟浩然
C.《丁香结》——宗璞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苏轼
7.下列诗句中与本诗中“见”字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回路转不见君。 B.空山不见人。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唯见长江天际流。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楼在今天的( )。
A.湖南洞庭湖边 B.扬州瘦西湖边 C.杭州西湖边 D.江西鄱阳湖边
9.下列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所描写的意境极为相似的诗句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0.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D.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11.下列诗词中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准备,置办)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像打翻的墨水-样)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另外的、别的树枝)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同“现”)
12.下列词句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3.读句子,把下面的选项正确地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季美景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A.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 B.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C.润物悄然,万物复苏,是生命的伊始 D.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成熟。
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末的花鸟市场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B、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16.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A.:,;,。 B.,,;,。 C.。、,、。 D.,,,,。
17.以下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是阳光,照耀我们成长;她是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
B.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
C.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谷群峰环抱,威严雄峻。
D.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
1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亮。
B.读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快乐。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表达了作者再次见到往日的茅店时的惊喜之情。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他从人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塑造了花向往光明,积极生长的形象。
C.《宿建德江》的作者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散文,要体会作者写景时融入的情感。老舍描写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人云际 ”“这种境界,既 ,又叫人舒服,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 之情。
2.文中有情理。读《草原》一文,从“蒙汉情深何忍别, ”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家 对 以及对 。《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借象征着 的“丁香结”告诉我们: .
. 。
3.《丁香结》的作者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丁香的一柄花蕾恰似一个“盘花扣”,于是联想到了“ ”“ ”的诗句,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由此,我想到的描写丁香结的诗句是:“ , 。”
二、根据古诗积累填空。
1.古诗中有美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 , ”描写了美丽的雨后景色;《过故人庄》中“ , ”,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
2.古诗中有画面。读到“ , ”时,我仿佛看到了孤月与诗人相伴的情景;读到“ , ”时,我仿佛看到了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在枝头栖息的喜鹊,听到了蝉的叫声;读到“ , ”我仿佛闻到了夏夜稻花飘香,听到蛙声阵阵;读到“ , ”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幅西湖骤雨图。
3.古诗中有情感。从《过故人庄》“ ,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三.句子创作室。
(1)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改为陈述句: 。
(2)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教室里沸腾了: 。
(4)鲜花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是婚礼的冠冕,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仿写:鲜花是 ,是 ,是 。
爱是 ,爱是 ,爱是 。
书是 ,书是 ,书是 。
(6)那里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词语写写春天的美景,注意融入自己的感受)
. .
四、语言实践。
1.在图中空白处填写“复兴路”的路名。
2.有人觉得为了方便外国人看路牌,建议把城市里路牌上的拼音“LU”改为英文单词“Road”,你怎么看
. .
阅读与鉴赏 (拓展性作业)
一、同学们在整理复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课的资料时,还有些问题不明白,请你帮帮他们,按要求完成第1—4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
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 ,我是从“ , ”这两句词中读出来的。
4.词的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 .
. .
二、同学们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了《醉西湖》这篇文章,想推荐给大家,按要求完成第1—5题。
醉西湖
①在夕阳的陪伴下,踏着暮鼓的余韵,我走近了夜色笼罩下的西湖。
②近处,是杨柳岸的晚风与朗月。四下里很静,但在这恬静的外表下面,却仿佛有着某种躁动。果然,当远处舞榭歌台的弦乐夹着荷香、晚风拂过来时,岸边的杨柳便如受了牵制般地轻轻舞动着枝叶,似乎是那弦乐在这儿荡漾起的涟漪。不知是否有一种奇妙的精灵,控制着这些生灵的喜怒哀乐。林间的路灯如颗颗夜明珠透出柔和的光,把柳条颤动的姿态印在游人的双眸中。
③远处,是亭榭歌舞。歌舞声和着丝弦的颤音,似乎是从南宋的暖风中飘来的,飘转了千万里路程,又夹杂了太多湖水的密语。西子的笑声和诗人的吟唱,听来模糊朦胧,似乐曲又不似乐曲,让人费神去揣测,歌者何许人 歌词有何意 让人依着歌声去窥视那亭榭中断续闪现的人影,不知是否有苏小小迷人的笑靥和白娘子临风的仙袂。
④在远近之间,是一泓碧澄澄的西湖水。雾并不存在,但一湖水汽却带着西湖的醇香腾腾地升起来,如雾般罩住了一片水天、几曲回廊和郁郁葱葱的树林。看西湖,便如雾里看花般迷迷蒙蒙的了。突然间,我似乎有一种感觉,仿佛那歌是这西湖水升华来的,那舞是这西湖的微风吹拂起来的,那灯的黄晕是西湖的水纹浮出水面来的。湖水闪着神秘的光泽,似乎有无尽的秘密
⑤今夜,不知是否该称西湖为浓妆,因为她有喧腾的人群与歌舞。
⑥今夜,又难否认西湖的淡妆,因为她有皎皎明月和淡淡水汽凝成的面纱。
⑦但,不管她今夜是艳是雅,我都可以断定,她已经醉了!
1.短文写的是 (时间)的西湖,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了 、西湖水和 等景物。
2.第②段中,“奇妙的精灵”指的是 ,作者这样写,体现了他对 。
3.第④段中,如雾般迷蒙的西湖闪着神秘的光泽。由这个情景想开去,你见到过其他类似的或者薄雾中的美景吗 写一写。
. .
. .
4.短文结尾所说的“她已经醉了!”中“她”指的是谁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
. .
5.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些与西湖有关的诗句 写出两句。
. .
第四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
如果你变成一只小鸟、一条小鱼、一只小虫、一棵草、一粒石子……会发生什么呢 请以“如果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想象合理、大胆;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情境一、
1.眼帘 绿毯 柔美 惊叹 幽雅 点缀 花蕾 恍然 马蹄 衣裳
彩虹 拘束 稍微 会心 微笑
2、cù bó zhuō jīn sè
3.(1)bò báo bó (2)②
(3) 老师指出我的作文内容单薄,需要修改。
4.这里环境yōu yǎ,景色宜人,牛羊犹如diǎn zhuì在草原上的白色大花。
他们穿着鲜艳的yī shang,像一道cǎi hóng 飞来
一望无垠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境二:
(一) (碧) (驰) (差)(齐) (硕) (顾) ( 孤)(赏)
(1) ①
(2)自命清高,只懂得欣赏自己,而脱离朋友、同学
那儿太美了,让我心驰神往。
(二)
1.miǎn kuī zhuō měng yè xiāo lěi suō wǔ
2.C.襟飘带舞 D.提心吊胆 C.群马急驰 D.口干舌燥
A.心驰神往 C.胡里胡涂
3.C
4.B项,“鄱阳湖”正确的写法是POYANG HU
5.D 6.D 7.C 8.C 9.A 10.A 11.C 12.A 13.CADB 14.D
15. B 16.A 17.C 18.B 19.B
第二部分
1.那么柔美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使人惊叹 既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对草原美景的无限热爱和赞叹之情。
2. 天涯碧草话斜阳 老舍 草原的不舍以及对蒙汉之间深情厚谊的赞美。
愁怨 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根据古诗积累填空。
1.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三.句子创作室。
(1)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2)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3) 鼓掌声,欢呼声,拍桌子声,响成一片 。
(4)
示例:鲜花是感激老师时的心意,是感恩母亲时的爱,是致敬英雄时的赞歌。
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爱是 一个温暖的拥抱 ,爱是 一个关切的眼神 。
(5)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 帮助人们登上理想高峰的阶梯 ,书是 载
着人们驶向成功彼岸的小船 。(续写句子)
(6)示例:春天的花儿是那么鲜艳,鸟儿是那么欢快,这美丽的景色消除了我的烦闷,只剩下满心的愉快。
四、
1.
2.示例: 我觉得不能用英文。因为用拼音更符合中国人的拼读习惯。
第三部分
一、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D
3. 夏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 天空中点点星光闪烁,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二、
1.夜晚 杨柳岸的晚风与朗月 、西湖水 和 亭榭歌舞
2.晚风 晚风的喜爱
3.起雾了,在薄雾的笼罩下,周围的树啊,房子啊,都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显得那么柔和、美丽,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
4.“她”指西湖。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西湖在美景中沉醉了,实际上指的是作者沉醉在这美景中了。
5.示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第四部分 略
一下车,映入yǎn lián的便是这如lǜ tǎn般的草原,那róu měi的线条,令人jīng tàn不已。这里环境yōu yǎ,景色宜人,牛羊犹如diǎn zhuì在草原上的白色大花。路边那一簇簇的huā lěi,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我们笨拙地将它们别在衣襟上。huǎng rán间,阵阵mǎ tí 声传来,迎接我们的朋友到了。他们穿着鲜艳的yī shang,像一道cǎi hóng 飞来。双方见面后一点也不jū shù ,反而露出 shāo wēi有些羞涩的huì xīn的 wēi xià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