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单元检测同步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单元检测同步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单元检测同步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
A.海滨旅游 B.太阳能电车
C.远洋运输 D.海洋石油开采
2.近几年来,浙江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念
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人法治轨道
D.剿灭劣V类水就能实现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A.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B.增速趋缓,出生率低
C.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D.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
4.对下侧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③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
④能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所造成的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
A.鼓励生育 B.早婚早育 C.迁移人口 D.控制生育
6.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
A.四川、江西、浙江 B.内蒙古、甘肃、山东
C.江苏、山西、陕西 D.福建、青海、河南
7.下列对我国四大地区划分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明显
②我国各地的对外开放程度不同
③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只是经济发展水平
④我国各地发展程度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甲村是畲族民族村,近几年举办了“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以“畲族文化、状元文化、国学文化”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宾客,成立畲歌队,走进央视、走出国门。甲村的发展启示我们要(  )
①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②坚持新型民族关系
③增强民主政治意识
④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国2019年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劳动力剩余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资源短缺 D.交通拥堵
10.该国最有可能是(  )
A.德国 B.印度 C.中国 D.印度尼西亚
11.10月24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高质量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这要求我们发展(  )
A.农场经营方式 B.粗放经济
C.现代机械农业 D.绿色农业
12.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下图)启示我们(  )
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②环境污染作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发展
③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行之路
④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 B.垃圾分类是根本解决方案
C.限制网购规模是有效出路 D.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
二、填空题
14.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   、   、   之间的矛盾,人口增长过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   社会的出现,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地区保持   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5.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   资源,一类_是   资源。
16.在大自然中对人类有   的物质和能量,都是自然资源。
17.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   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平衡的,当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8.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与“   ”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就是同大自然   、   和   的历史。回顾历史,不同时期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程度与方式,受到不同“   ”的影响。
三、问答题
20.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我们中国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当从网络论坛中看到下面《当代公民的绿色行动》的跟贴时,请你也加入其中吧!
绿色使者 发表于:2009-3-29 22:38:00 第3楼
1.爱护每一块绿地 2.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步行。
回复 引用
在你加入时,请为自己起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名,并填写在下表第一栏的横线上,然后根据上贴跟至少4条可操作的绿色行动。
_____________ 发表于:2009-4-15 15:00 第4楼
回复 引用
21.【区域生活 各具特色】
小春爱看新闻,平时喜欢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还会加点评论。下面是他整理的一张摘记卡片,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帮忙把卡片补充完整。
四、材料分析题
22.通常人们生产一辆汽车,至少需要消耗铁矿石16.9吨、石油3.1吨、煤炭19.3吨等材料。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数量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述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A公司是杭州一家秉承“科学回收、无限创造”发展理念,专注于城市再生资源的科学回收和高效利用的环保企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A公司服务居民达到20万户,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减量达到户均0.9kg/d,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无害化率100%。
材料二:A公司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每户家庭投放的生活垃圾重量和种类通过二维码扫入系统,实现了生活垃圾从产生、清运到处置再利用的全过程数据链,实现了精准到户的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统计。当可回收垃圾袋装满后,居民可以通过A公司App或微信号,一键呼叫公司员工上门服务。为鼓励广大居民参与废旧物资的科学回收,A公司除了给予公道透明的回收价格,还将以各种形式将实惠回馈给广大用户,每月将送出200万元给用户。另外,交易完成后,用户还将得到A公司赠送的超值大礼包,包括各类抵价券、优惠券。网友评论说:A公司真不错。
(1)从我国资源现状和环境问题危害性的角度说明垃圾回收的必要性。
(2)A公司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和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A公司真不错”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综合题
24.读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两幅漫画配上合适的名字:A   ,B   。
(2)这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
(3)下列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25.某林场原来靠大量砍伐树木赚钱,每年的经济效益很低,后来林场领导改变思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求发展。两年下来,一棵树没砍,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据此回答第1~2题。
(1)该林场的举措体现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法制意识增强
C.资源人均意识增强 D.科教兴国战略
(2)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却反而更高。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无须开发利用资源
B.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C.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棵树也不能砍
D.其他林场都应全部模仿这个林场的做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海洋捕捞、远洋运输、海滨旅游、近海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太阳能不属于海洋资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对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属于基础性题型,理解识记即可。
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浙江防治水污染,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故A正确;
采用水质检测仪体现了依靠科技治水,故B正确;
实施《条例》体现了依法治水,故C正确;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发展的 选择,属于容易题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故C说法正确,ABD是我国人口新特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特点,属于容易题。
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内容可知,描述共同富裕,人们共享发展成果,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故①和③ 说法正确;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与漫画无关,故排除②和④。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共同富裕,属于容易题
5.【答案】D
【解析】【分析】控制生育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所造成的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D对;
鼓励生育、早婚早育是人口数量少,增长慢造成的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AB错;
迁移人口不属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所造成的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C错。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三个经济带的划分,根据所学可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是我国东部地区,山西、河南是中部地区,陕西、青海、内蒙古、四川是西部地区。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带的划分,属于容易题
7.【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是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故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四大地区划分的依据,属于容易题
8.【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甲村是畲族民族村,近几年举办了“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以“畲族文化、状元文化、国学文化”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宾客,成立畲歌队,走进央视、走出国门。这些体现了甲村发展坚持新型民族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②④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和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只有分析本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资源特点和优势产品,因地制宜,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答案】9.B
10.A
【解析】【点评】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例如,2011年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希腊等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日本、波兰、俄罗斯、捷克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零。
9.读图可知,该国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所以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人口增长慢。所以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和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故根据题意选B。
10.根据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可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农业,D符合题意,正确。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1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题文中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体现了发展方式的变化,这启示我们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行之路,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①③④符合题意;
环境污染作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发展,②说法正确,但题文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
13.【答案】D
【解析】【分析】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严重污染环境,浪费了资源,因此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4.【答案】资源;环境;发展;老龄化;合理
【解析】【分析】 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口增长过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老龄化社会的 出现,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 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点评】 人口增长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长也不是越少越好,因为会导致劳动力缺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15.【答案】可再生;非可再生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等。
故答案为:可再生;非可再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16.【答案】利用价值
【解析】【分析】在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都是自然资源。
故填:利用价值。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自然资源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发展协调;人类发展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
【解析】【分析】自然环境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与自然环境发展协调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平衡的,当人类的发展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点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宜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保证。
18.【答案】开源;节流;科学技术
【解析】【分析】面对当前的资源短缺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故答案为:开源;节流;科学技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断进化;人地观
【解析】【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回顾历史,不同时期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程度与方式,受到不同“人地观”的影响。
【点评】 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自然休戚与共。自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人类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自然。
20.【答案】网名:绿色天使;环境使者;环保卫士(写出健康、文明且与主题相关的网名即可。)
行动: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参加植树活动;节约用电、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甚至不用塑料袋;用竹制的篮子买菜;不随意丢弃电池;垃圾分类放置。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取的网名要体现健康、文明与环境保护有关,如环保卫士、绿色天使、环境使者等;具体的可操作的绿色行动可以是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参加植树活动;节约用电、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甚至不用塑料袋;用竹制的篮子买菜;不随意丢弃电池;垃圾分类放置。
【点评】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21.【答案】①农业;②机械化生产;③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旱地为主;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⑤畜牧业;⑥现代化的机械;⑦沙漠绿洲(绿洲农业);⑧沙漠;⑨采用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使用喷灌和滴管技术;海水淡化;实行用水分配制度;开发节水作物等;⑩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中部平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是美国人民的衣食之源,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部大平原用机器种庄稼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机械化生产的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自然原因有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旱地为主。
(2)本题考查的是澳大利亚现代牧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里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牧民在放牧、打草、投料、剪毛、挤奶、屠宰等环节上都使用了现代化的机械。
(3)本题考查的是以色列节水王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尽管以色列有近三分之二土地是沙漠,水资源匮乏,却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与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密不可分。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使用喷灌和滴管技术;海水淡化;实行用水分配制度;开发节水作物等。可以说以色列绿洲农业发达。
(4)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现代化牧场、以色列节水王国的了解。
22.【答案】(1)A
(2)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源问题中常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等知识。铁矿石、石油和煤炭等都是常见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小题1选A。汽车是现代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汽车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过渡的开发资源资源又将影响人类的发展,故应该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④表述过于绝对。本题选A。
【点评】知道常见的自然资源,并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23.【答案】(1)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短缺。A公司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垃圾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绿色发展理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善于创新,利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方便快捷,便民惠民;价格公道透明;采取激励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设问中“资源现状和环境问题的危害”角度说明,则根据所学回答即可。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A公司 专注于城市再生资源的科学回收和高效利用 ,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A公司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 实现了精准到户的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统计 体现了依靠科技致力于环保; 一键呼叫公司员工上门服务 ,为人们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 给予公道透明的回收价格 和 赠送的超值大礼包 ,表明通过公开透明信息和激励举措,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
故答案为: (1) 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短缺。A公司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垃圾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绿色发展理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善于创新,利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方便快捷,便民惠民;价格公道透明;采取激励措施。
【点评】本题考查绿色发展理念和材料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24.【答案】(1)资源短缺;苦难的母亲。
(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
(3)C
【解析】【分析】(1)A图所表现出的就是人口的增长让地球上的资源迅速减少--“资源短缺”;B图所表现出的是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地球母亲带着众多的儿女艰难的维持着生活--“苦难的母亲”;(2)漫画A反映的就是人类与资源的问题,产生这一原因的根本就是世界上的人口增长的过快、过多消耗了过多的资源;漫画B反应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得地球上的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地球已不堪重负。(3)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就业困难,住房紧张都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结合题意。故选C。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5.【答案】(1)A
(2)B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题题目中林场原来的做法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后来利用林场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结合,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做法,因此第一小题选择A;第二小题侧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三者先协调才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故选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学会在生产中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