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3份)

资源简介

3.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学习要求】了解 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理解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重点)
分析 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难点)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阅读P9材料,对材料中的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2、谁能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吗?请举例说明。3、谁能结合中国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举例分析一下。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阅读P10,理清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交融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分析。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阅读P12的材料,从科技水平和精神状态两方面,你能看出文化与综合国力有什么关系?并举例分析。6、结合前面的所学,你觉得我国当前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竞争力?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3.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于2004年5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长三角16个城市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是因为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②国家要积极发展教育、技、文化事业 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济调节、市场监管(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仅需要用经济的复兴来建设物质文明,用政治的进步来建设政治文明,同时也需要用文化的发展来建设精神文明。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持、动力和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论断集中阐述了( )
A.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B.政治文明是民族复兴的保证
C.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D.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5.“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主要强调了( )
A.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B.政治文明是民族复兴的保证
C.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D.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
二、综合探究
6.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D 2、A 3、A 4、D 5、C
6、 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www.3.2.1《感受文化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 识记文化对人影响的因素、表现、特点。
理解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重点)
难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请举例分析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然后分析为什么文化能够对人产生影响?2、阅读P13-14,了解文化具体影响人的哪些方面?并举例分析。3、阅读P15的材料,并做出解释。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1)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并时刻受到它的影响(2)人们从事文化活动以及得到启示与享受,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3)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语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的特点(1)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阅读P15~17,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5、一本书改变一个人,从1995年起,每年4月2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读书就是一个文化活动。请你选择自己最爱读的一本书,谈谈它对你的影响。6、请学生结合上面的材料,谈“如果你要培养自己的某一个良好的文化品质,你会选择什么活动和方式”(比如:忠诚、孝顺、宽容等)7、请学生从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举例说明文化影响的持久性特点。8、阅读P17的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对人的影响力的理解。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
A.文化创造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人民群众 D.社会的发展
2.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
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4.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 )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 )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综合探究
7.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1、B 2、C 3、C 4、A 5、B 6、D
6、(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的俗语,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氛围、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参加健康在益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要多交益友,少交损友;对朋友的优点要学习,对朋友的缺点要指出并帮其改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www.3.2.2《文化塑造人生》
【学习要求】分析(重点) 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难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丰富精神世界1、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2、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1、你认为哪些书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明或例证吗
二、增强精神力量1.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2.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予中国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2、阅读P19-20的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简要的分析。3、请学生回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是如何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1)纵向理解(动态):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例如:终身学习的概念。(2)横向理解(静态):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 例如:培养综合性人才。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举例分析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关系。5、阅读P21的内容,谈谈你对新娘的回答的理解。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2005年春节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邰丽华率领20位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其优美的韵律与造型,征服了海内外观众。这是因为①优秀文化能丰实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各种需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4.有一张曲线图:在一个公司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出受过大学教育、高中教育、中专教育的职工40年间的变化。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表示硕士研究生的黄色线条从1983年以后直线上升,远远超过了大学和高中教育程度的人。这告诉我们
A.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B.我国人民的素质从1983年开始得到发展
C.只有考上研究生才算人的发展 D.我国的高中教育和中专教育落后了
5.爱迪生说:“我这一生行将结束。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在世的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这段话表明
A.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B.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C.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D.人的发展就是要会发明创造
二、综合探究
6.辨析: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B 2、C 3、D 4、A 5、B
6、(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有先进、优秀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先进、优秀的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持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消磨人的意志,毒害人的心灵,使人失去积极进取的动力,对人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3)因此,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正确的,但笼统地认为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不科学的。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