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要求】了解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含义
理解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重、难点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民族节日(1)内涵:(2)地位:(3)意义:2、文化遗产(1)地位:(2)意义:(3)要求: 1、请列举一些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族节日。2、思考:为什么要重视民族节日的宣传?3、试一试:比较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1)含义:(2)表现: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2)文化是民族的:(3)文化是世界的: 4、思考: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2.原因(1)内在要求:(2)必然要求:3.要求(1)原则:(2)要求:(3)意义: 5、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文化应顺其自然的优胜劣汰。请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麦加神庙等等,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 )
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
2.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③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①中国的长城 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 ③埃及的金字塔 ④司马迁写的《史记》(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体现于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一次实践活动(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5.宗教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自它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讲,宗教具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力的功能、调节情感的功能。这说明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民族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 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探究
7.材料一: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有哪些
1、A 2、C 3、A 4、C 5、B 6、B
7、(1)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www.3.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学习要求】了解 文化传播的途径、传媒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理解 文化交流的意义
重、难点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 1、如何理解“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的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2、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给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古代文化传播现象:2.传媒及其发展(1)含义:(2)发展: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标志:(2)形式:(3)优点: 3、设想一下,最早的人类怎样进行交流思想。你能说说传媒发展经历的阶段吗?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意义:2.要求: 4、思考:你的生活中,哪些内容带有外来文化的痕迹?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动 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4.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子方式、数字方式进行转播,其中包括网上的高清转播、手机电视等。美国NBC网站,视频观看者是雅典奥运会的30倍,手机视频下载量是都灵冬奥会的20倍。在中国,有1.02亿观众在网上收看相关的比赛,还有1.46亿观众通过网络点播方式收看转播。全球范围内有7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网上频道。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巾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 ②唐朝玄奘西行 ③明代郑和下两洋 ④丝绸之路开通 ⑤胡锦涛主席访问南美 ⑥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综合探究
6.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眼光回答:
(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
(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么做?
1、C 2、C 3、B 4、C 5、D
6、(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要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www.3.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学习要求】了解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解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2)2、要求:(1)(2) 1、P1-2/44,思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怎样的关系?2、P44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请说出理由。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方式的变革: 3、阅读P44—46,思考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文化的发展,试举例分析。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重要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P47: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具有哪些影响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制度 ③科学技术 ④思想运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4.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5.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二、综合探究
7.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是发展。
1、A 2、B 3、D 4、C 5、B 6、D
7、(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发展是指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的两个过程。
(4)题目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
www.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