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导学案: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4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导学案: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4份)

资源简介

专题一: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一、知识目标:
认识单一制和联邦制各自的特点,能够辨认世界主要国家的结构形式。
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
结构形式。
二、重点:单一制和联邦制的特点。
三、学案导学:
民族和国家
(1)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2)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的关系
思考:①民族的含义
②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③民族与国家的区别
④民族问题的表现
国家的结构形式类型
(1)单一制:
组成单位: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单一制的特征:
联邦制:①组成单位:
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合制
①邦联的含义
邦联制 ②邦联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严格的说,邦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 )
3、统一的国家,神圣的主权
(1)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如何认识我国的结构形式?
如何维护国家统一?
知识拓展
区 别 单一制 联邦制
组成单位 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权力划分 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联邦与联邦成员单位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权力来源 各组成部分的权力是由整体授予的 联邦成员单位的权力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国家机构组成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 除有联邦中央政权外,联邦成员单位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
法律体系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除有联邦的宪法外,联邦成员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
公民国籍 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单位的公民
对外关系 中央政权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权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联邦成员单位有某些外交权
典型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 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
本课知识点:
什么是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单一制国家的特征:
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3.联邦制国家的特征:
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干涉。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并非由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固有的。
4.为什么必须维护国家统一
(1)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一个国家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归根到底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2)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5.怎样维护国家统一?
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另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习题巩固:
1.中国和美国是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存在巨大差异。试比较两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的差异。
2.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材料二:7月起,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两度致函联合国,申请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被拒。有关人士透露,台湾将在九月联大会议上推出“台湾入会案”,对此,美国严厉表态,而陈水扁不顾警告,第三次致函联大主席,再次被退回。
材料三:胡锦涛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2分)
(2)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2分)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国家统一?(4分)
答案:1.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美国为联邦制。二者在国家结构形式方面的主要区别是:
(1)中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美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2)在中国,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职权;在美国,联帮与州分享政治权利,各自在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相互不得干涉。(3)中国只有一部宪法和法律体系,美国联邦与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体系。
2.(1)单一制。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为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专题一: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本节知识目标:
知道国家管理形式形成的因素(2)明确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3)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能够辨认世界主要国家的政体。
(4)了解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的特点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本节重点: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
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的特点
学案导学:
一.同为代议制,各有特色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上国家权力的主要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管理形式的重要表现.
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的原因:
2.国家管理形式形成的因素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共和制
基本特征
作用:
我国的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基本特征
产生
分类: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议会制的特征:
总统制的特征:
半总统制的的特征:
委员会制的特征: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拓展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产生办法 经过选举产生 由世袭的君主担任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 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形成的原因 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采用的国家 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印度、新加坡、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 少数国家所采用,但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如英国、西班牙、日本、葡萄牙、加拿大、比利时、瑞典、挪威
联系 都是现代国家所采取的管理形式,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2.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比较
议会制 总统制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国家元首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的办法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联系 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管理形式,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知识必背必记:
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所以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3.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4.民主共和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其主要表现是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民主共和制的作用是什么?
在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成为他们有效地管理国家的形式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7.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主要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8.议会制的特征有哪些?
(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德,意,澳,加,印度,英,日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也被视做议会制.)
9.总统制的特征有哪些?
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半总统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国家管理形式,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法国)
委员会制是一种独特的国家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议行一体.(瑞士)
课堂练习:
在当代,英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政体的共同特征是
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君主具有最终政治决策权④内阁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民选总统”领导政府,英国是议会中占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织政府,德国是议会组织和监督的多党政府。这说明
民主共和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共同采取的政体
美、英、德三国国体一样,但政体不尽相同
C.美国总统代表选民权利,英、政府代表政党利益
D.国家管理形式与国体无关
3.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别是
国家代表机关是否经过选举产生B.国家元首是否经过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是否有实权D.国家元首的权力是否受到宪法的限制
4.从根本上说,议会制与总统制无优劣之分,但哪一种更对自由民主传统的要求更高呢?在自由民主根基牢固的国家,选择其中的一种都能维持民主政治于不堕。没有自由民主传统,两种政体都很艰难。总统制则较适合民主根基较为浮浅的国家,它有双刃作用。一方面能够凝聚民主转型所需要的权力,另一方面,它又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由于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总统制和议会制更好的民主政体形式,故人们充其量只能对现有的总统制和议会制作局部的改良。
结合材料回答:
总统制与议会制的区别有哪些?
(2)实行总统制还是议会制,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对政体的选择?
答案:
1.B 2.B 3.B
4.(1)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国家里,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而在总统制国家里,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直接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
(2)无论实行总统制还是议会制,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的政体由国体决定,并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1 国家的本质
课标要求:
01、三个主要概念:国家、国体、政体;
02、两对主要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03、一个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与资产阶级专政政体的区别的比较分析;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是什么
1、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 的 机关。其中 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 。
(2)国家性质(国体)
1、国家性质的含义:反映 在国家中的地位。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 、 、 、 。
4、国家职能:根本职能是 ,国家也具有 。
二、专政与民主
1、专政:就是统治阶级 , 的意志。
2、民主的含义:是指在 ,按照 和 的原则来共同 的国家制度。(民主也是一种决策机制)
3、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是属于 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注意:在民主制国家中)
在民主制政体的国家,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 ,专政则适用于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 。
5、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的区别
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 ,体现着 。
③人民民主专政民主的 ,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内部的民主,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和虚伪性)
三、国体与政体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 形式。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 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 ;政体体现国体,并 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 ,不适当的政体会 。
②政体 国体,但是政体也具有 ,影响它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等。
③、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是国家制度中 与 两个方面。
4、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
(1)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比较:
①从特征上看:“平等”、“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政体的特征,“世袭制”、“极权制”、“终身制”是专制政体的区别。
②从政府产生看,民主政体通常是根据宪法选举产生,而专制政体则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③从国家元首产生看,民主政体是由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而专制政体往往是实行的世袭制和终身制。
④从公民自由和权利上看,民主政体由宪法和法律保障,而在专制政体下基本上没有保障。
(2)全面看待资本主义专政政体
(3)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优越性
基础训练:
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于2007年1月3日举行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首场预选,这是今年美国大选的第一场“前哨战”。美国总统选举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选举年之前的劳动节(9月第一个星期一)一般被看作竞选活动正式开始的标志。从9月初到12月底、1月初是选举的第一阶段,这是两党各个候选人争取党内支持者的主要时间。2008年总统大选的这一阶段是从2007年的9月3日到2008年的1月2日。
辨题:美国比中国民主,美国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专题一:4.国际组织概观
知识目标:
了解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过程、分类、一般机构;
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全面认识其所发挥的作用;
(3)认清我国在国际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本课重点:
国际组织的分类及其作用
学案导学:
国际组织概观
一 、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国际社会的构成:
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国际组织的分类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
其特点:
②按照地理范围:
其特点:
③按照职能范围:
其特点:
二、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
国际组织的一般机构:
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国际组织的局限性:
三、中国与国际组织
中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4)中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本课知识点必记必背
1.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跨国性: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
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
自主性: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
2.国际组织有哪些类型?
(1)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对国际组织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2)按照地理范围分: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3)按照职能范围分:
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3.国际组织的作用有哪些?
①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组织的消极作用: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4.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②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会,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作用出了积极贡献
④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支持它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并与它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而努力。
课堂练习:
1.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据统计共有2万个。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而且规模呈扩大趋势。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组织的分类。
2.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 和“10+1”领导人对话机制。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我国为什么要广泛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与各种国际组织的合作?
3.新中国成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从1971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恢复了友好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
阅读上述材料,请说明中国如何积极发展与国际组织的良好关系。
答案:1.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2.(1)国际组织在促进主权国家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致力于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促进本地区的繁荣稳定。
3.(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支持他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并与他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