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十一课 月圆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十一课 月圆曲

资源简介

《月圆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抒情、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月圆曲》,感受其温馨、宁静的意境,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
2.尝试演唱歌曲中填充式的第二声部并感受两声部合唱的声音效果,培养互相倾听的习惯,学会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本课是在一个宁静的月夜下展开教学的,通过一阵晚风送来的一段优美的旋律开始感受并学习的低声部,而高声部是创设情境,采用俏皮的小星星的加入而展开的,巧妙地把两个声部形象化,并且在演唱的时候,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发声以及两个声部和谐统一、以达到以境动情,以情带声的效果。教学设计亮点:根据歌曲的特点,以及结合小朋友的兴趣,整堂课都是在有着童话色彩的意境中进行,在创设情境中塑造两声部形象,简洁易懂的解决情绪与声音,并运动不同方式感受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月圆曲》。能用抒情、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月圆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碰铃、三角铁、沙锤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课件中出示月夜的景色,感受其夜空的美丽和宁静,进入月夜的氛围。
聆听三段不同拍子的音乐,师生随乐律动。
导语:我们刚才听到的三段音乐,有非常欢快的,也有连贯优美的。那么,哪段音乐和图片的感觉最像呢?
二、学唱《月圆曲》低声部。
1.听赏《月圆曲》
①初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抒情优美(安静的听)
导语: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聆听一段音乐(师范唱,放伴奏)
提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子的歌曲
简单介绍四三拍子,指挥图示以及强弱规律
四三拍子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结有三拍。其节奏特点是强、弱、弱。
②听音乐,感受四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师生划四三拍的指挥图示
③听音乐,用姿体语言表现歌曲 (随乐律动)
师示范
导语:这首歌曲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歌名叫《月圆曲》
④再听音乐,说说你听到了几种声音?
了解二声部合唱:
二声部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各自按本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我们一起来给这两个声部取一个名字好吗?
填充声部:小星星
低声部:月亮姐姐
2.导入歌词,学唱《月圆曲》低声部。
①优美的旋律加入歌词,同学们自己跟唱(轻声)。
导语:请同学们用轻柔的声音跟唱低声部(月亮姐姐)。
②唱完之后老师指出唱的稍微不足的地方,必要时可以单独拿出来练练。
师讲解音乐记号:
Mp 中弱 p弱
>渐弱 0休止、停止
︵圆滑线: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符,使其唱的圆润、饱满。
︹延音线: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的音符,唱成一个音,其拍数为音符之和,声音要连贯、流畅。
③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呢?
④跟琴演唱,以情带声
三、学唱《月圆曲》高声部。
①感受高声部。(放伴奏)
同学们用轻柔的声音唱低声部,老师来学学小星星唱歌,听听星星唱了些什么?
②了解二声部歌唱特点。师:听到小星星的歌声了吗?她唱了些什么?(出示高低声部歌谱)老师和学生合作一次,完成二声部合唱,再请同学们描述小星星,说说星星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讲解顿音记号:表示这个音要唱的短促、跳跃。
比较两种演唱的不同:以表现小星星在夜空调皮的眨着眼睛
③老师唱低声部,学生试着唱高声部
④学生分组唱,边唱边听听对方的歌声(老师指出不足的地方,可多练两遍)
⑤歌曲的艺术处理
四、参与表现加入打击乐器
①生随乐律动演唱,老师加入三角铁伴奏。
②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角铁
沙锤
③请几位同学来试着演奏(器乐组),还是由两组演唱二声部,老师指挥,放伴奏,一起来感受这首二声部合唱。
五、拓展
欣赏《月亮河》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一个有虫儿相伴,月亮星星相随的月夜,收获真多!在以后的每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都可以用心去好好感受并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美丽和快乐。今天的夜色就欣赏到这里,下次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