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学生实验:测量速度实验目的:测量小车在一段水平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_______。用直尺测出小车运动的_______,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再利用公式__________计算出平均速度。实验器材:长木板、斜面、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下图是测量小车速度的实验示意图。将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将斜面放在长木板的一端。将小车放在斜面的____________处,让其____________运动,小车在_________上运动一段距离s,用_______测量出s;用_______测量出小车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把测量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将小车置于斜面上___________处,重复步骤(2)5次。利用公式v=计算出每次小车的平均速度,再计算出小车几次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将结果记录入表格。实验记录:实验序号 路程s/m 时间t/s 平均速度v/(m/s) 速度的平均值v/(m/s)1 2 3 … 注意:(1)本实验要保证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向下运动,为什么?(2)怎样测s?何时开始计时?(3)若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太快,不便于测量,那么实验怎样改进?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随堂练习:1.为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要完成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 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 26.0时间t/s 4平均速度 15.0(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 26.0时间t/s 4平均速度 v/(cm/s) 15(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由甲至丙的速度,斜面应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写出会使得平均速度测量误差偏大的两个原因: ;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1)刻度尺 停表 (2) (3)0.1 0.12 (4)小于2.(1)如下表所示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 64.0 90.0时间t/s 2 6平均速度 13.0 16.0(2)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3.(1)见表格 (2)小于 小 长 (3)先释放小车后计时 小车还未到达指定位置就停止计时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 26.0 64.0 90.0时间t/s 2 4 6平均速度 v/(cm/s) 13 16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