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导学案一、话说沧海桑田——海陆变迁[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4,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 变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和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 等,也会引起 的变化。2.请猜想下面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原因,并进行连线:地理现象 变化过程A、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①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B、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②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C、荷兰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③海平面上升,陆地变海洋[小组讨论]:由世界地图萌生的发现魏格纳发现南美洲、非洲海岸线拼合是否吻合?2、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什么设想?3、这个假说的内容是什么?4、他找到了哪些证据?[探究质疑]: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1.有人说,喜马拉雅山脉还在缓慢升高,你能解释吗?2.有人说,将来有一天地中海会消失?红海将会成为新的大洋?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二、认识火山、地震[独立思考]:阅读课本P47,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地震、火山多发生于板块内部还是板块交界处?2、结论: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_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____, 火山 、 地震 频繁。[拓展延伸]——生活中的地理联系实际,大家谈!当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三、课堂反馈1、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海陆变化的是(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填海造陆 D.修筑梯田2、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A、赫茨 B、魏格纳 C、李四光 D、迪茨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4、下列表述不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A、全球主要有七大板块 B、各大板块处于静止状态C、板块内部较稳定 D、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5、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6、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形成裂谷 B、形成高山 C、形成低谷 D、形成海洋7、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我国( )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的地带 B、地形多为山地、高原C、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D、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8、发生地震时,你正在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应立即逃跑、跳楼 B、立即打电话报警,然后逃跑C、应立即收拾东西离开 D、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待主震过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学习小结: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学习小结:(1)魏格纳“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可以解释或预测地球上一些地理现象,例如南极大陆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太平洋会越来越小等。学习小结:(1)地球表层主要有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2)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