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题 5.1根本政治制度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教材分析 “根本政治制度”主题内容主要是围绕初中生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接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设计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课,是本教材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内容,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中,逐渐深入国家机构的要素,为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宪法的学习,对于人民代表大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认识不够全面,对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不甚了解。本节课将通过教材,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识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2、了解人大代表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 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人大代表的职权及义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导入新课 观看两会开幕式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根本政治制度” 引发思考,导入课题环节二: 明确目标 出示自学提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阅读课本。 明确目标,引领学习。准确把握课标,便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环节三: 学习新课 阅读八年级学生小王摘抄的两会新闻,以小组为单位帮助他解决摘抄新闻中遇到的困惑。 新闻稿一:《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设置问题,引导思考: 1、小王:对于我国十几亿人口来说,这近3000名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呢? 2、小王:为什么有的人大代表广受欢迎,有的人大代 表却缺席两会? 3、小王:为什么人大代表们提出的提案都要彰显为民初心?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帮助小王同学解决三个问题 以最近开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为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知识,感知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闻稿二: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程》 设置问题,引导思考: 小王:为什么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要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小王:人大代表们在通过议案时按照什么原则? 基于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大体认知,具体展示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明确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与合作能力。阅读课本找出人大代表的职权 教师对人大代表的职权进行讲解并补充 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人大代表的哪项职权?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适时补充,再配以图片判断,使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职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出示资料:全国每67万人产生一个全国人大代表,请同学思考: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应该怎么履行职责? 以数字的形式直观感受人大代表的重要性,并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阅读课本P64方法与技能,知道如何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 从实际出发,学生掌握方法环节四: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知识结构图 巩固知识,回顾整节课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