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探究液体压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存在着压强,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根据公式进行液体压强的计算。
(3)液体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根据公式进行液体压强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并了解现实生活中连通器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带鱼活在深海中,那你有没有见过活的带鱼?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因为重力作用,对桌面有了压强,液体也收到重力的作用,对于盛满液体容器来说,液体对于容器底部,侧面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想一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二)讲授新课
1. 帕斯卡裂桶实验
(1)用课件展示帕斯卡裂桶实验
(2)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木桶会裂?
(说明了有液体压强的存在)
②为什么会有压强的存在?
(液体受到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壁有压强)
③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液体内部有压强)
请同学们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深度L /cm 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ΔL/cm
1
2
3
(4)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纪录在表格中。
(5)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 同一种液体,不同的深度,压强是怎么变化的,不同的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压强又是怎么变化的。
【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深度一定时,随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议一议并思考】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 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
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3. 区别压强定义式
P=F/S是压强的定义式,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是普遍适用的。P=ρgh
是结合液体的情况通过P=F/S推导出来的, P=ρgh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
4.液体压强的计算
自主学习课本:例题
5 液体压强的应用
连通器的原理及利用:船闸
帕斯卡的原理及利用:千斤顶
教师讲解时注意:
(1)在液体压强公式中P=ρgh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2) P=ρgh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
(3)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4)不以最后结 果为目标,更要注重解题的方法和解题过程。
(三)重难点精讲
液体压强概念的建立,计算方法,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功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1.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
2.根据帕斯卡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
3.功的计算公式:P=ρgh
压强单位才是Pa。(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帕斯卡裂桶课件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件分析,总结,液体受到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深度一定时,随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对生活实例,连通器加深学生对液体压强在现实中应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