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1质数和合数预习案预习目标及范围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熟记20以内的质数。2.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预习要点(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如何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找一找并熟记20以内的质数?预习检测1.填空。(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2)20以内的质数有( ),20以内的偶数有( ), 20以内的奇数有( )。(3)20以内的数中不是偶数的合数有( ),不是奇数的质数有(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2)个位上是3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探究案合作探究1.结合上学期学生列方队进行会操比赛的事情,弄懂“方队”的含义:2.欣赏各方队的表演。图中五个方队的人数分别为( )、( )、( )、( )、( )人。3.提出数学问题。“排成各个方队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4.研究“排成各个方队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1)引发思考。先从个位与十位上的数来看有没有特点?个位上的数分别是4、5、0、5、2,( )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分别是2、2、43、3,也( )什么特点。要从它的因数方面来考虑有什么特点。(2)动手写出24、25、40、35、32各数的所有因数。24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因数个数,得出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都在( )以上。5.研究“人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队吗?”探究提示:(1)为了便于研究数可以选取1——20各数;(2)可以用准备好的围棋子动手摆一摆;(3)可以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研究。6.讲解研究方法。用围棋子摆一摆的方法:展示找因数的方法:能排成方队的数,它的因数的个数都是有( )以上;不能排成方阵的因数的个数只有( )个或( )个。7.填空并对列举的各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因数的个数 只有1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列举各数 1 2,3,5,7,11,13,17,19. 4,6,8,9,10,12,14,15,16,18,20因数的个数 1 2的因数:1,( ) 3的因数:1,( ) …… 4的因数:1,( ),2 6的因数:1,( ),2,( ) ……能不能摆成方队从而得出:有的数只有( )和它( )两个因数,有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1只有( )个因数。8.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现: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分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这三类,在数学宝典里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想知道吗?(1)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概括:只有( )和它( )两个因数的数,叫做( )数。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概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 )数。(2)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3)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二、随堂检测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80 7 35 23 40 56 47 94 28 43 31 92.填一填。在自然数11-20中,质数有( ),合数有(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3.火眼金睛辨。(1) 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 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 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 )(4)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4.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填空。(1)0;1;2;4(2)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0以内的偶数有:2、4、6、8、9、10、12、14、15、16、18、20;20以内的奇数有:1、3、5、7、9、11、13、15、17、19。(3)9 15 ;22.判断。(1)√ (2)× (3)×随堂检测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课件出示教科书100页第1题)2.填一填。3.火眼金睛辨。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