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二、预习要点1.能够清楚问题中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2.根据问题,整理得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在算什么。三、预习检测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后算( )。计算(14+26)×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问题重现:爸爸摘的能装几盒?思考1: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样的条件?2.需要先知道: ?3.还需要知道: ?思考2:在这道题中,哪些条件是已知的?哪些条件是未知的?未知的条件怎么求?是已经知道的,需要求出爸爸摘了多少个?4.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是怎么样的?爸爸摘的个数÷( )=能装多少盒5.你会列式计算吗?列式计算:算法一:分步质疑:这种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求得是什么?先算( )法,求( )?再算( )法,求( )?算法二:综合算法三:43+21÷8=64÷8=8(盒)质疑:这种算法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求得什么?在求得什么?先算得( )法,再算的( )法,还是先求爸爸摘了多少个?再求爸爸摘的能装多少盒?质疑:对于算法三:43+21÷8=64÷8=8(盒)这样列式对吗?为什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内容的话,这样列式应该先算( )法,再算( )法,但是这道题的意思是要求我们先求爸爸摘了多少个,是( )法,所以这样列式是( )的。怎么样才能是正确的呢?应该像算法( )一样,加上( )才行。在这道题中,小括号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改变( )的作用。因此,这句话也就成了先算( )的,再算( )的。二、随堂检测1.火眼金睛辨对错。(1)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2)(8+6)×7与7×(8+6)都要先算加法。 ( )(3)81加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 )(4)(35+25)÷5,要先算25÷5。 ( )2.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32-68)÷8(16+26)÷28×(28+172)54 ÷(105-96)3.不计算,在 里填上>,<或=。80÷2+6 80÷(2+6)590-35÷5 (590-35)÷560÷2÷3 60÷(2×3)98-18×2 (98-18)×24.解决问题。装这些梨需要多少个盒子?5.思考题。(1)你会计算(55-50)×(6+3)吗?(2)你能把23+5=28和28÷4=7合并成一道算式吗?参考答案:预习案:1. 小括号里面的 小括号外面的2. 加 乘 3203. 除 减 除 减探究案:1. √ √ × ×2.(132-68)÷8=64÷8=8(16+26)÷2=42÷2=218×(28+172)=8×200=160054 ÷(105-96)=54÷9=63.> > = <4.(26 + 19)÷ 9= 45 ÷ 9=5(个)答:装这些梨需要 5 个盒子。5.(1)(55-50)×(6+3)=5×9=45(2)(23+5)÷4=28÷4=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