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时分的认识预习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时分的认识预习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

资源简介

7.1.1时分的认识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关系。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汇报,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预习要点
1. 观察钟面,认清钟面上的数字和格子。
2.掌握时和分的数量关系。
3.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三、预习检测
1.(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课间休息的时间是10( ),再过( )分钟正好是1小时。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3)钟面上有( )大格,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把下列时刻用另一种形式写出来。
9时20分 :
6时整:
7时11分:
10时半: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一)认识时分。
1.观察钟面:发现钟面上有( )个数字,(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有( )个小格,总共有( )个小格。
2、交流时与分。
( )针走的慢,( )针走的快。
时针走1大格是( )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
分针走3小格呢?走1大格呢?走一圈呢?谁有更好的办法来计算?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3小格是3分……走几小格就走几分。
3、谈话:拨一拨,看一看分针与时针转动时有什么联系?
边拨边观察,发现当分针走一圈的时,时针正好走了( )大格。也就是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走( )个小格。
4.师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生:1时=( )分
5、操作演示,感知1时=( )分。
同学们的发现可真多,1时是不是等于60分呢?时针、分针同时从12出发,同时停下。
质疑:刚才时针和分针分别走了多少时间?
引导生回答:时针走了1大格,走了( )时;分针走了60小格,分针走了( )分。
所以:1时=60分。
(二)认读时刻。
刚才我们已经对时和分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你们现在知道第1个节目《舞蹈》是几时几分开始的?
生:第一个节目是( )时 ( )分开始的。
教师质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们在认时刻的时候,要先看( )针,( )针刚过几就是几( )多,多多少要看( )针,( )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 )分,合起来就是( )时( )分。除了这种文字表示法外,还可以这样表示( ):( ),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这个时刻也读作( )。
追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
( )
师谈话:看来这种记录时刻的方法,生活中咱们经常见到。你能试着写出其它节目开始的时刻吗?
( ) ( ) ( )
二、随堂检测
课件展示新课堂第65页第一题看一看,填一填。
(1)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
(2)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 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课件展示课本第73页自主练习第1题我拨你说。
3、课件展示课本第73页自主练习第2题填一填。
4、课件展示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画分针。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
(1)分钟 分钟 10
(2)1小时 5分钟
(3)12 5 60
2、9:20 6:00 7:11 10:30
随堂检测:
1、(1)12 60 1 (2)1 5 (3)1
2、略。
3、6时30分 6:30
7时5分 7:05
7时45分 7:45
10时 10:00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