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学案(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学案(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关于三角和三角函数:
1、概念要清楚:能在直角三角形中画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比值.
2、诱导公式会用:特别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3、二角和差的公式会用:正弦、余弦、正切.
4、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会用:起码要会用二角和差公式来推导.
5、正弦定理要熟悉:完整的定理形式,结合圆.
6、余弦定理要熟悉:完整的定理形式,包括勾股定理和锐角、直角和钝角形式.
例 1、设 ABC 的内角 A, B,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a,b,c .若 b c 2a ,则 3sin A 5sin B ,则
角 C ( )
2 3 5
(A) (B) (C) (D)
3 3 4 6
例 2、在 ABC 中, a 3 , b 2 6 , B 2 A .
(I)求 cos A 的值, (II)求 c 的值.
例 3、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 已知cos 2A 3cos(B C) 1 .
(Ⅰ)求角 A 的大小;
(Ⅱ)若 ABC 的面积 S 5 3 , b 5 ,求sin BsinC 的值.
例 4、将函数 y 3 cos x sin x(x R)的图像向左平移 m(m 0)个长度单位后,所得到的图
像关于 y 轴对称,则 m 的最小值是( )
5
(A) (B) (C) (D)
12 6 3 6
例 5、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已知cosC (cos A 3 sin A)cos B 0 .
⑴ 求角 B 的大小;
⑵ 若 a c 1 ,求 b 的取值范围.
第 1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b
例 6、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若 a sin BcosC c sin Bcos A ,且
2
a b ,则 B ( )
2 5
(A) (B) (C) (D)
6 3 3 6
例 7、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若 bcosC ccos B asin A ,则 ABC 的
形状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例 8、设当 x 时,函数 f (x) sin x 2cos x 取得最大值,则 cos ( )
1
例 9、设 为第二象限角,若 tan( ) ,则sin cos ( )
4 2
例 10、求证: o o o o3 tan18 tan18 tan12 3 tan12 1 .
例 11、求证: o o o o 22(1 tan1 )(1 tan 2 ) (1 tan43 )(1 tan44 ) 2
1
例 12、求证: cos6 cos 42 cos66 cos78
16
o sin 3 例 13、已知: (0,90 ),求方程: o2sin54
sin
例 14、设 2tan , tan 是方程 x 3x 2 0 的两个根,则 tan( ) 的值为( ).
例 15、在 2 2 2ABC 中,若 sin A sin B sin C ,则 ABC 的形状是( ).
例 16、在 2 2 2ABC 中,内角 A, B,C 所对边长分别为 a,b,c ,若 a b 2c ,则 cosC 的最小值为
( )
3 2 1 1
A. B. C. D.
2 2 2 2
y
例 17、函数 f (x) sin( x ) 的导函数 y f '(x) 的部分图
P
像如图 17 所示,其中, P 为图像与 y 轴的交点, A,C 为图像
x
O A C
与 x 轴的两个交点, B 为图像的最低点.
B 图 17
第 2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3 3
(1)若 ,点 P 的坐标为 (0, ) ,则 ( ) ;
6 2
(2)若在曲线段 ABC 与 x 轴所围成的区域内随机取一点 ,则该点在 ABC 内的概率为
( )
例 18、在 ABC 中,内角 A, B,C 所对边长分别为 a,b,c .若 (a b c)(a b c) ab ,则角 C
( ).
3 5 1
例 19、证明: sin sin sin .
14 14 14 8
2 3 1
例 20、证明: cos cos cos .
7 7 7 2
例 21、已知:sin A sin B sinC 0 ,cos A cos B cosC 0 ,求: 2 2 2cos A cos B cos C
例 22、求: 4 o 4 o 4 ocos 20 cos 40 cos 80 的值.
1
例 23、已知向量 m (sin x,1) , n ( 3Acos x, Acos 2x) ,( A 0 ),函数 f (x) m n 的最
3
大值为 6 .
(Ⅰ)求 A ;

(Ⅱ)将函数 y 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
12
1 5
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 g(x) 的图象.求 g(x) 在[0, ]上的值域.
2 24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解析
例 1 、 设 ABC 的 内 角 A, B,C 所 对 边 的 长 分 别 为 a,b,c . 若 A
b c 2a ,则 3sin A 5sin B ,则角 C ( )
2 3 5
(A) (B) (C) (D) D
3 3 4 6
a sin A 5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即: 3a 5b ①
b sin B 3 B C
第 3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由 b c 2a 得: c 2a b ②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 2 2a b c a b (2a b) 3a 4ab 3a 4b 5b 4b 1
cosC
2ab 2ab 2ab 2b 2b 2
2
故: C . 本题答案 B.
3
例 2、在 ABC 中, a 3 , b 2 6 , B 2 A .
(I)求 cos A 的值, (II)求 c 的值.
a sin A sin A sin A 1
解析:(I)由正弦定理得:
b sin B sin 2A 2sin Acos A 2cos A
1 a 3 6
代入 a 3 , b 2 6 得: ,故: cos A
2cos A b 2 6 3
(II)由余弦定理得: 2a 2b 2c 2bccos A
6
即: 9 24 2c 24 6c ,即: c 8c 15 0
3
即: (c 3)(c 5) 0 ,故: c 3 或 c 5 .
2 2 2 2 2 2a c b 3 3 (2 6 ) 1
⑴当 c 3 时,由余弦定理得: cos B
2ac 2 3 3 3
2 2 2 2 2 2b c a (2 6 ) 3 3 6
而: cos A
2bc 2 (2 6 ) 3 3
2 6则: 2
1
cos 2A 2cos A 1 2 ( ) 1
3 3
此时不满足: B 2A .
2 2 2 2 2 2
a c b 3 5 (2 6 ) 1
⑵当 c 5 时,由余弦定理得: cos B
2ac 2 3 5 3
2
b 2 2 2 2 2c a (2 6 ) 5 3 6
而: cos A
2bc 2 (2 6 ) 5 3
则: 2
6 2 1
cos 2A 2cos A 1 2 ( ) 1
3 3
此时满足: B 2A .
第 4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故 c 5 .
6
本题答案:(I) cos A ;(II) c 5 .
3
例 3、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 已知cos 2A 3cos(B C) 1 .
(Ⅰ)求角 A 的大小;
(Ⅱ)若 ABC 的面积 S 5 3 , b 5 ,求sin BsinC 的值.
解析:(I)因为 A B C ,所以 cos(B C) cos A
代入 cos 2A 3cos(B C) 1得: cos2A 3cos A 1
即: 2 2(2cos A 1) 3cos A 1 ,即: 2cos A 3cos A 2 0
即: (2cos A 1)(cos A 2) 0 ①
1
因为: cos A 1 ,故由①得: cos A ,则: A
2 3
1
(Ⅱ)由 ABC 的面积公式 S bc sin A得:
2
2S 2 5 3 2 5 3
c 4
bsin A
5 sin 35
3 2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a b c 2bccos A 25 16 2 5 4 cos 21
3
b c
由正弦定理得: sin B sin A , sinC sin A
a a
bc 2 5 4 2 20 3 5故: sin BsinC sin A sin
2
a 21 3 21 4 7
5
本题答案:(I) A (Ⅱ) sin BsinC .
3 7
例 4、将函数 y 3 cos x sin x(x R)的图像向左平移 m(m 0)个长度单位后,所得到的图
像关于 y 轴对称,则 m 的最小值是( ).
第 5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5
(A) (B) (C) (D)
12 6 3 6
3 1
解析:函数 y 3 cos x sin x 2( cos x sin x) 2sin(x )
2 2 3

根据“左加右减”,图象左移 m 单位后的函数为: y 2sin(x m )
3
此时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根据“奇变偶不变”,关于 y 轴对称的函数是 f (x) cos x , f (x) sin(x ) 等.
2

即: y 2sin(x m ) 2sin(x )
3 2

即: m ,即: m .
3 2 2 3 6

当然, f (x) sin(x )也是关于 y 轴对称的函数,但求出的 m 是不在四个选项中.
2

本题答案: m .
6
例 5、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已知cosC (cos A 3 sin A)cos B 0 .
⑴ 求角 B 的大小;
⑵ 若 a c 1 ,求 b 的取值范围.
解析:⑴ 由已知 cosC (cos A 3 sin A)cos B 0 得:
cosC (cos A 3 sin A)cos B cos Acos B 3 sin Acos B ①
因为: A B C
所以: cosC cos[ (A B)] cos(A B) cos Acos B sin Asin B ②
比较①②两式得: 3 sin Acos B sin Asin B

即: tan B 3 ,故: B
3
第 6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⑵ 已知 a c 1 ,求 b 的取值范围.
a c 1 1
由于 a,c 0 ,所以由均值不等式得: ac ,即: ac ③
2 2 4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b a c 2accos B (a c) 2ac 2ac cos
3
即: 2 2b (a c) 3ac 1 3ac ④
因为 2a,c 0 ,所以由④得: b 1 3ac 1 ,故: b 1 ⑤
1 3 3 1
由③式: ac ,即: 3ac ,即: 1 3ac 1 ⑥
4 4 4 4
1 1
将⑥代入④得: 2b 1 3ac ,故: b ⑦
4 2
1 1
综上⑤⑦得, b [ ,1) . 本题答案:⑴ B ;⑵ b [ ,1) .
2 3 2
b
例 6、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若 a sin BcosC c sin Bcos A ,且
2
a b ,则 B ( )
2 5
(A) (B) (C) (D)
6 3 3 6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a 2Rsin A, b 2Rsin B , c 2RsinC

且由 a b 得: A B ,即: B
2
b 1
代入 a sin BcosC c sin Bcos A 得: sin Asin BcosC sinC sin Bcos A sin B
2 2
1 1 1
即: sin AcosC sinC cos A ,即: sin(A C) ,即:sin B
2 2 2
1
由 B 及 sin B 得: B . 本题答案 A.
2 2 6
例 7、在 ABC 中,角 A, B,C 对应的边分别是 a,b,c .若 bcosC ccos B asin A ,则 ABC 的
形状为( )
第 7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a 2Rsin A, b 2Rsin B , c 2RsinC
代入 bcosC ccos B asin A 得: sin BcosC sinC cos B sin Asin A
即: 2 2sin(B C) sin A ,即: sin A sin A

则: sin A 0 (舍)或 sin A 1 ,即: sin A ,即: ABC 为直角三角形.
2
本题答案 B.
例 8、设当 x 时,函数 f (x) sin x 2cos x 取得最大值,则 cos ( )
解析:由辅助角公式得:
5 2 5
f (x) sin x 2cos x 5( sin x cos x) 5 sin(x )
5 5
5 2 5
其中: cos , sin
5 5
当 x 时,函数 f (x) sin x 2cos x 取得最大值,即: f ( ) 5 sin( ) 5
即: sin( ) 1 ,即: sin cos cos sin 1
5 2 5
即: sin cos 1,即: sin 2cos 5
5 5
即: sin 5 2cos ,即: 2sin 2 2( 5 2cos ) 5 4 5 cos 4cos
故: 2 2sin 1 cos 25 4 5 cos 4cos
即: 4 4 5 cos 25cos 0 ,即: 22 2 2 5 cos 2( 5 cos ) 0
2 2 5
即: 2(2 5 cos ) 0 ,即: cos
5 5
2 5
本题答案: cos .
5
1
例 9、设 为第二象限角,若 tan( ) ,则sin cos ( )
4 2
第 8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2 2
sin x tan x
解析:由 2sin x 得:
2 2 2sin x cos x tan x 1
2 1
tan ( )
2
sin ( ) 4 4
1 5
,即: sin( )
4 2 1 5 4 5
tan ( ) 1 1
4 4
1
由于 为第二象限角,且 tan( ) 0 ,故: ( ) 为第三象限角.
4 2 4
5
即: sin( ) 0 ,故: sin( )
4 4 5
10
而: sin cos 2 sin( )
4 5
10
本题答案: sin cos .
5
例 10、求证: o o o o3 tan18 tan18 tan12 3 tan12 1 .
o o
证明:由 o tan18 tan12 3tan 30 o otan(18 12 )
o o
1 tan18 tan12 3
即: o o
3
o otan18 tan12 (1 tan18 tan12 )
3
代入可得:
o o o o o o o o
3 tan18 tan18 tan12 3 tan12 = 3(tan18 tan12 ) tan18 tan12
3
o o o o= 3 (1 tan18 tan12 ) tan18 tan12
3
o o o o=1 tan18 tan12 tan18 tan12 1
证毕.
例 11、求证: o o o o 22(1 tan1 )(1 tan 2 ) (1 tan43 )(1 tan44 ) 2 .
o
o tan 45 tan 证明: (1 tan )[1 tan(45 )] (1 tan )[1 ]
o1 tan 45 tan
1 tan 2
(1 tan )(1 ) (1 tan )( ) 2
1 tan 1 tan
第 9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即: o(1 tan1 )(1 otan44 ) 2 ;
o o
(1 tan 2 )(1 tan43 ) 2 ;
(1 o otan 3 )(1 tan42 ) 2 ;
……
o o(1 tan 22 )(1 tan 23 ) 2
等式两边相乘得: o o o o 22(1 tan1 )(1 tan 2 ) (1 tan43 )(1 tan44 ) 2 .
证毕.
1
例 12、求证: cos6 cos 42 cos66 cos78
16
证明:由三倍角公式:cos 3 o o4cos cos(60 )cos(60 )
cos 3
或: o4cos(60 o)cos(60 )
cos
cos 3
或: 24 cos 3
cos
这就是 3 倍角的余弦公式,它是以 o60 为“中心”的 4 倍“关系”
直接利用 3 倍角余弦公式来证明本题.
由于本题也是以 o 为“中心”,有 o 和 o o ,再补充一个 o o o60 6 60 6 60 6 54 即可.
o o
o o o o o o o cos 42 cos78
cos6 cos 42 cos66 cos78 cos6 cos54 cos66
o
cos54
o o o o
o o o
cos 42 cos78 o cos 42 cos78
4cos6 cos54 cos66 cos(3 6 )
o o
4 cos54 4 cos54
o o o
cos18 cos 42 cos78 o o4 cos18 cos(60 o o o18 )cos(60 18 )

o
4 cos54 o16 cos54
o o
cos(3 18 ) cos54 1

o o . 证毕.
16 cos54 16 cos54 16
sin 3
例 13、已知: ( o0,90 ),求方程: o2sin54
sin
第 10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解析:由: sin 3 o o4sin sin(60 )sin(60 )
A
sin 3
或: o o4 sin(60 )sin(60 )
sin
sin 3 D
或: 3 2 24 sin 1 4cos ①
sin
这就是 3 倍角的正弦公式来解本题. B C
如图所示 o oABC , A 36 , B C 72 , BD 是角 B 的平分线,
1
故 oABD DBC B 36
2
设: BC a , CD b ,则: BD AD a , AC a b
那么: BCD∽ ABC (三个角对应相等)
BC CD
故: ,即: 2BC AC CD ,故: 2a (a b)b
AC BC
a 1 5
令: ,则上式变为: 2 1,则: .
b 2
这个是黄金分割比例.
于是,由余弦定理得: 2 2 2BC AC AB 2AC AB cos A
即: 2 2 2 oa 2(a b) 2(a b) cos 36
2 2 2 22(a b) a a
即: o osin54 cos 36 1 1
2
2(a b) 2(a 2 2b) 2( 1)
将 2 1代入上式得:
o o 1 2 1 2 5 1 5
sin54 cos 36 1
2( 1) 2 2 3 5 4 2

故: o osin54 cos 36 ②
2
sin 3
于是待解方程变为: o2sin54 ③
sin
第 11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sin 3 2 sin 3 由① 和③ o1 4 cos 2sin54 得: 1 24cos
sin sin
1
即: 2cos
4
由于: ( o0,90 )
1 5
1
1 3 5 6 2 5
故: cos 2
4 4 8 4
2(1 5 ) 1 5

4 4 2

即: cos ④
2
对比②和④,则: o36 . 本题答案: o36 .
例 14、设 tan , tan 是方程 2x 3x 2 0 的两个根,则 tan( ) 的值为( ).
A. 3 B. 1 C. 1 D. 3
解析:根据韦达定理: tan tan 3 , tan tan 2
则由 2 倍角的正切公式得:
tan tan 3
tan( ) 3
1 tan tan 1 2
故:本题答案 A.
例 15、在 2 2 2ABC 中,若 sin A sin B sin C ,则 ABC 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a 2Rsin A, b 2Rsin B , c 2RsinC
故: 2 2 2 2 2 2sin A sin B sin C ,即: a b c
由于勾股定理: 2 2 2 2 2a b c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 a b 2c 为钝角三角形.
2 2 2a b c
或者由余弦定理: cosC 0 ,则 C 是钝角.
2ab
第 12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本题答案 C.
例 16、在 ABC 中,内角 2 2 2A, B,C 所对边长分别为 a,b,c ,若 a b 2c ,则 cosC 的最小值为
( )
3 2 1 1
A. B. C. D.
2 2 2 2
2 22 2 a b
2 2 2
a b
2 2a b c a b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 cosC 2
2ab 2ab 4ab
2
a 2b 2ab 1
由均值不等式得:
4ab 4ab 2
1
故: cosC
2
1
当 a b c 时, C , cosC .
3 2
1
即 cosC 的最小值为 . 本题答案 C.
2
例 17、函数 f (x) sin( x ) 的导函数 y f '(x) 的部分图像如图 17 所示,其中, P 为图像与 y
轴的交点, A,C 为图像与 x 轴的两个交点, B 为图像的最低
y
点.
P
3 3
(1)若 ,点 P 的坐标为 (0, ) ,则 ( ) ;
6 2
x
O A C
(2)若在曲线段 ABC 与 x 轴所围成的区域内随机取一点,则
B 图 17
该点在 ABC 内的概率为( )
解析:函数 f (x) sin( x ) 的导函数 f '(x) cos( x )
3 3 3 3 3 3
⑴ 对于 P(0, ) 点,有 f '(0) cos ,则:
2 2 2cos
第 13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3 3 3 3
将 代入上式得: 3
6
2cos 3
6
⑵ 求曲线 ABC 的面积与 x 轴的面积 S1
不妨将曲线向左平移,使 A 点平移到 O 点
T 2
则 xA 0 , xC ,曲线为: g(x) sin x
2 2
于是曲线与 x 轴所围面积 S1 为:

S 1 g(x)dx sin xdx 0 0

sin( x)d( x) cos( x) 0 0

cos( ) cos0 2


而对于 ABC ,其底 AC xC xA ,其高为 gm (x) ,其中 gm (x) 是 g(x) 的极


值. 这里 gm (x) sin
2
则 ABC 的面积为:
1 1
S ABC AC gm (x)
2 2 2

S
本问是几何概型,其概率为: P ABC 2
S1 2 4

本题答案:⑴ 3 ;⑵ P .
4
例 18、在 ABC 中,内角 A, B,C 所对边长分别为 a,b,c .若 (a b c)(a b c) ab ,则角 C
( ).
解析:由 2 2(a b c)(a b c) ab 得: (a b) c ab
第 14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即: 2 2 2 ,即: 2 2 2a b c 2ab ab a b c ab
2 2 2
a b c
即: 1
ab
2 2 2
a b c 1
由余弦定理得: cosC
2ab 2
2
即: C .
3
2
故本题答案:角 C .
3
3 5 1
例 19、证明: sin sin sin .
14 14 14 8
2
sin

证明:由二倍角公式可得: sin 14 ①
14
2cos
14
由积化和差公式得:
2 5 1 2 5 2 5
sin sin [cos( ) cos( )]
14 14 2 14 14 14 14
1 7 3
[cos( ) cos( )]
2 14 14
1 3 1 3
(cos cos ) cos ②
2 2 14 2 14
于是,将①②式代入待证式:
2
sin
3 5
sin sin sin 14
5 3
sin sin
14 14 14 14 14
2cos
14
3 3
sin sin
14 2 5 1 3 sin sin 14 ( cos )
14 14 2 14
2cos 2cos
14 14
3 3 6 6
cos sin sin cos( )
14 14 14 2 14 1 . 证毕.
8
4 cos 8cos 8cos
14 14 14
第 15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2 3 1
例 20、证明: cos cos cos .
7 7 7 2
证明:本题画图证明更清晰. C
A

3
⑴首先计算一下, 7
2 7
O B D E
然后看图:

设: O , OA AB BC CD 1 ,即:全是等腰三角形.
7
2
由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的内角和得: BAC 2 O
7
2 3
CBD O ACB O BAC
7 7 7
3 3
于是: BDC CBD , OCD
7 7
故: OCD 是等腰三角形,即: OC OD
2
⑵ OA 1 , AC 2ABcos BAC 2cos
7
3
OB 2OAcos O 2cos , BD 2CDcos BDC 2cos
7 7
2 3
代入 OC OD 得: 1 2cos 2cos 2cos
7 7 7
2 3 1
即: cos cos cos . 证毕.
7 7 7 2
例 21、已知: , ,求: 2 2 2sin A sin B sinC 0 cos A cos B cosC 0 cos A cos B cos C

解析:⑴ 设向量 a (cos A,sin A), b (cos B,sin B), c (cosC,sinC)

则: a b c (cos A cos B cosC,sin A sin B sinC) (0,0)

即: a,b,c 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又: a b c ,即:还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第 16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2 2
故设 A ,则 B , C
3 3
4
即: B C 2 , B C ①
3
⑵ 由二倍角公式得:
2 2 2 1 cos 2A 1 cos 2B 1 cos 2C
cos A cos B cos C
2 2 2
3 cos 2A cos 2B cos 2C

2
由和差化积公式得:
cos 2B cos 2C 2cos(B C)cos(B C)
4 1
2cos 2 cos 2cos 2 ( ) cos 2 ③
3 2
将 A 及③式代入②式得:
2 2 2 3 cos 2 cos 2 3
cos A cos B cos C
2 2
本题答案: 2 2 2
3
cos A cos B cos C .
2
例 22、求: 4 ocos 20 4 o 4 ocos 40 cos 80 的值.
1 cos 2
解析:利用二倍角公式 2cos 得:
2
2
4 1 cos 2 1 2cos (1 2cos 2 cos 2 )
2 4
1 1 cos 4 3 1 1
(1 2cos 2 ) cos 2 cos 4
4 2 8 2 8
o 4 0 3 1 1代入 20 得: o ocos 20 cos 40 cos80
8 2 8
o 3 1 1 3 1 1代入 40 得: 4 0 o o o ocos 40 cos80 cos160 cos80 cos 20
8 2 8 8 2 8
第 17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o 3 1 1 3 1 1代入 80 得: 4 0 o ocos 80 cos160 cos 320 o ocos 20 cos 40
8 2 8 8 2 8
上面 3 式相加得:
4 o 4 o 4 o
cos 20 cos 40 cos 80
9 1 o 1 o 1 1 o o
1 o 1 o
cos 40 cos80 cos80 cos 20 cos 20 cos 40
8 2 8 2 8 2 8
9 5 o 5 o 5 ocos 20 cos 40 cos80
8 8 8 8
9 5
o o o(cos 20 cos 40 cos80 ) ①
8 8

利用和差化积公式: cos cos 2cos cos 得:
2 2
o
o 40
o o o80 40 80
cos 40 ocos80 2cos cos
2 2
o o
120 40
o 0 02cos cos 2cos60 cos 20 cos 20
2 2
9
代入①式得: 4 ocos 20 4 o 4 ocos 40 cos 80 .
8
9
本题答案: 4 o 4 o 4 ocos 20 cos 40 cos 80 .
8
1
例 23、已知向量 m (sin x,1) , n ( 3Acos x, Acos 2x) ,( A 0 ),函数 f (x) m n 的最
3
大值为 6 .
(Ⅰ)求 A ;

(Ⅱ)将函数 y 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
12
1 5
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 g(x) 的图象.求 g(x) 在[0, ]上的值域.
2 24
第 18 页
23 个三角和三角函数基础专题
A
解析:(Ⅰ) f (x) m n 2Acos x sin x cos 2x
2
3 1
A( sin 2x cos 2x) Asin(2x )
2 2 6
则: A 6 ;

(Ⅱ)函数 y f (x) 的图象像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y 6 sin[2(x ) ]的图象,
12 12 6
1
再将所得图象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2

g(x) 6 sin(4 x ) .
3
5 7 1
当 x [0, ]时, 4 x [ , ], sin(4x ) [ ,1], g(x) [ 3,6] .
24 3 3 6 3 2
5
故函数 g(x) 在[0, ]上的值域为[ 3,6] .
24

另解:由 g(x) 6 sin(4 x )可得 g '(x) 24 cos(4 x )
3 3
令 g '(x) 0 ,得到函数 g(x) 的极值.
5
则: 4x k (k Z ),而 x [0, ] ,则: x ,
3 2 24 24

于是在区间边界 g(0) 6 sin 3 3 , g( ) 6 sin 6
3 24 2
5 7
在极值点 g( ) 6 sin 3
24 6
5
故 3 g(x) 6 ,即 g(x) 在[0, ]上的值域为[ 3,6] .
24
本题答案:[ 3,6] .
第 1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