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2的乘法口诀,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 2的乘法口诀,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

资源简介

2.2.2 2的乘法口诀,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5页红点问题和16页绿点问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部分。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进行解决。
【课前热身】
背诵5的乘法口诀。
把口诀补充完整。
( )五十五 二( )一十 四五( )
( )五得五 五五( )
【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15页红点问题和16页绿点问题,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自学指南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提出问题—编儿歌—列算式—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最后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都看过什么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课件出示杂技场景)他们在做什么?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找到一些数学信息吗?
有5根竿,每根竿上2个人。
有4串红灯笼,每串2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根竿上有几个人?4根、5根呢?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3根竿上有几个人?4根、5根呢?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明明用编儿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编的?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
一人头顶1根竿,上面2人转圈圈,
两人头顶2根竿,上面4人转圈圈
师:你们能接着编下去吗?(让学生一起继续编儿歌)
三人头顶( )根竿,上面( )人转圈圈,
四人头顶( )根竿,上面( )人转圈圈,
五人头顶( )根竿,上面( )人转圈圈。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儿歌吧!
下面我们请“学具、小棒”来帮忙,
一边摆一边说儿歌,好不好?(出示课件)
师:三根竿上( )个人 你怎么得到答案的?
我们先摆一摆 2根一组,3组
课堂预设:
生: 2+2+2=6
生: 3×2=6 2×3=6
师: 3×2=6中的3、2、6各表示什么。3个2相加
自学4根竿上( )个人,5根竿上( )个人
学生自己操作小棒,同桌互相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
1根竿上2个人,1个2是2 1×2=2 或2×1=2
2根竿上4个人,2个2相加是4 2×2=4
3根竿上6个人,3个2相加是6 3×2=6或2×3=6
4根竿上8个人,4个2相加是8 4×2=8或2×4=8
5根竿上10个人。5个2相加是10 5×2=10或2×5=10
编2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摆一摆、算加法、列乘法等不同的方法算出了竿上的人数,大家想一想,如果以后我们直接列乘法来算,是不是更简便?
师:怎样来记住这些乘法算式的得数呢?如果我们把这些乘法算式编成口决来记,是不是更简单? 比方说:1×2=2 或2×1=2,可以编成一二得二,那么其它的你们会编吗?自己试着编一编。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编的?
2×2=4 二二得四
3×2=6 或 2×3=6 二三得六
4×2=8 或 2×4=8 二四得八
同学们,我们编出了乘法口诀,利用它我们可以使乘法计算
更简便。让我们再次回到杂技现场:
师: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生:2×4=8(个)或4×2=8 (个) 二四得八
师:想一想1×1=□ 口诀: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口诀,下面我们来背一背。
指导学生背诵口诀
师:看来有了乘法口诀的帮忙,的确使计算简便了,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会更加体会到乘法口诀给我们的计算带来的简便。
【学以致用】
1、根据算式背口诀或根据口诀写算式。
2、自主练习4
3、自主练习5
4、自主练习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