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6分类列举【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类列举”的基本思想方法,知道有序的列举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感受 “分类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学习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98页智慧广场,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部分。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通过提出问题,操作、思考、探索、交流,解决并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热身】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吗?课件出示成品果盘图片。谈话:老师专门挑了几份做好的果盘,我们来看一看谈话:如果老师这里有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可以怎样做果盘?课件出示:用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98页智慧广场,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自学指南结合具体的情境,用摆一摆、想一想、做一做来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谈话:自己读一下题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用的是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预设2: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追问:“至少用一种,最多用三种”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板贴:用一种水果,用两种水果,用三种水果。追问: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么?课件出示小组成员分工:1号 记录 3号 操作用一种水果 2号 操作用两种水果 4号 操作用三种水果(二)成果展示,优化方法谈话:哪个组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学习结果?预设1:摆实物图片,用现成的实物图片操作。预设2:摆学具,借助我们常用的学具来代替实物,进行操作。预设3:写汉字,用汉字来写水果的名字,进行搭配。预设4:画图,把苹果、香蕉、草莓的形状按顺序画下来预设5:图形代替,用简单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代替水果来解决问题。追问: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谈话: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在这三类做法中,哪一类比较难找,容易漏?谈话:用一种水果和三种水果的情况比较好理解,只用一种水果做,我们可以分别用苹果、香蕉、草莓(板贴)来做果盘,这样可以做出几种果盘?(板书:3)谈话:三种水果都用,就是把苹果、香蕉、草莓合起来,做成1个果盘(板贴),这样可以做出几种果盘?(板书:1)追问:用两种水果做果盘,怎样做才不会漏呢?谈话:我们先从苹果开始,可以和香蕉搭配,从苹果开始,还可以和谁搭配?能跟苹果搭配的还有没有了?接下来我们从香蕉开始,能跟香蕉搭配的是什么水果?这样我们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数数看,用两种水果,可以做出几种果盘?(板书:3)追问:我们把这三种情况全部列举了出来,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三)发现规律,列表思考谈话: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既能知道有多少种拼法,又能知道每种拼法用的是什么水果,你们想知道么?谈话:(出示列表)能看懂么?对比一下,表格与我们摆的实物卡片有什么相同之处?现在你就 画“√”表示拼法,动手完成发给你的表格吧。交流: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完成表格的?预设:只用一种水果,就表示这一行只能选一样,只打1个√。用两种水果,就表示这一行可以选两样,要打2个√。用三种水果,就表示这一行的三种水果全部选上,要打3个√。谈话:通过表格,你知道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么?追问:这样列举,有什么好处?预设1:通过表格,我们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而且还能看出每种拼法分别用的是什么水果。预设2:这样分类列举,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小结:刚才我们看了做果盘,像大家这样将所有情况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分类列举 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也能用分类列举这种策略来解答。让我们走进课外活动小组,帮大家解决下面的难题。谈话: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谈话:希望咱们能将分类列举的策略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难题。提问:用苹果、香蕉、草莓和桔子四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四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学以致用】1、做花束丽丽参加了插花小组,她现在要用菊花、玫瑰、康乃馨三种花做花束,至少用一种,最多用三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订杂志科技小组的同学订阅左面的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三种,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你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一下吗?3、组字游戏用木、又、寸3张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字?将这些字写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