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学设计【课 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课 型】 新授课【课 时】 两课时【课标要求】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教材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四课的第二框,是第四课我国的分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框题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是怎样的,国家通过社会保障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国家是怎样完善社会保障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从基础上继续学习《经济与社会》,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经济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兴趣浓厚,提升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十分必要,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必备知识:我国的社会保障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完善社会保障以及怎样完善社会保障。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相关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核心价值: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坚定“四个自信”。【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理解国家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坚定“四个自信”。科学精神:运用我国社会保障的知识,分析经济现象。法治意识:依法参保。公共参与:为完善社会保障建言献策。【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保障【教学难点】区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情景再现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 教学PPT【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幸福感,除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还需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讲授新课:环节一:自主学习 发现新知1.我国为什么要完善社会保障2.我国的社会保障是怎样的3.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求:根据自主学习提纲,在课本上找到本节课理论知识,并勾画出来,备查。环节二:自主检查 获得新知要求:根据课本内容,自主检查,了解基本知识点环节三:合作探究 巩固新知【多媒体展示】探究一:感受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镜头一 “十三五”期间,为了让更多应参保而未参保的城乡居民享受社会保障,我国开展了社会保障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基本摸清了参保底数,建立了覆盖13.9亿人基础数据的全民参保数据库,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92亿人、2.14亿人、2.64亿人,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共有594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9.99%,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占全球养老保障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镜头二 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充分保障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权益的前提下,2015—2019年我国先后6次进行社保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今年以来,为了稳定和扩大就业,国家还出台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推出“免、减、缓”三项措施。今年1—10月,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减免12741亿元,缓缴社保费655亿元。镜头三 “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到13.32亿人,覆盖95%人口和所有地市,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同时,全国电子社保卡已达到3.14亿张,用户可通过419个APP、小程序等渠道获取电子社保卡服务。结合上述镜头,说说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特点?学生活动:同学交流,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教师活动:走近学习小组,了解学生探究状况,及时指导。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探究活动二:探究二:如何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学生活动:同学交流,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教师活动:走近学习小组,了解学生探究状况,及时指导。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社会保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环节四:体系建构 归纳新知环节五:过关训练 应用新知1.2020年5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下列选项中,对社会保障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②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③社会福利旨在保障社会成员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④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②: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说法均正确。①②符合题意。③: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福利事业、福利设施、福利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其基本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总称,③错误。④: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A。2.2020年11月6日,在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和重庆市民政局指导下,重庆人专属的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重庆渝惠保”(由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正式发布。只要是重庆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员,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每人每年只需缴纳69元保费,就能获得最高200万保额的医疗保险。“重庆渝惠保” ( )①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②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③标志着重庆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形成,增强了市民获得感④有助于降低重庆市民健康风险,促进重庆市民身体素质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②:只要是重庆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员,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每人每年只需缴纳69元保费,就能获得最高200万保额的医疗保险。这表明“重庆渝惠保” 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故①②入选。③:“重庆渝惠保”并不能标志着重庆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形成,夸大其作用,故③不选。④:“重庆渝惠保”有助于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与促进重庆市民身体素质提升无关,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3.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从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到备案管理、运营管理、服务规范、监督检查等各方面,对养老机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规范,增加养老机构办理备案的便利程度,提升养老机构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完善安全保障工作要求。该修改旨在( )①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鼓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职能②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③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④推动养老服务改革,提高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效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②③:对《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目的在于加强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办法》从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到备案管理、运营管理、服务规范、监督检查等各方面,对养老机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规范。而不是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且政府职能不能让社会力量去承担,①错误。④:推动养老服务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而不是为了提高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效益,④错误。故本题选B。4.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就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改革个人账户的文件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引发社会热议。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简单地说,就是职工医保参保人的门诊费用以前主要通过“个人账户”的方式来保障,现在是通过“共济保障”,也就是统筹账户(国家开设的社会保险账户)来报销。这表明,医疗改革( )①会导致“自己的钱给别人用、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用”②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性质③体现商业保险保障功能,可以降低风险损失④会影响具有替代性质的零售药店销售业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医疗改革会导致“自己的钱给别人用、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用”,这一认识太绝对化,①错误。③:材料所指的是社会保险不是商业保险,③错误。②④: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简单地说,就是职工医保参保人的门诊费用以前主要通过“个人账户”的方式来保障,现在是通过“共济保障”,也就是统筹账户来报销。这表明,医疗改革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性质,会影响具有替代性质的零售药店销售业绩,②④正确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按照“幼有所育(生育保障,包括儿童福利等)、学有所教(教育保障)、劳有所得(就业保障,包括工资收入等)、住有所居(住房保障)、病有所医(医疗保障)、老有所养(养老保障)、弱有所扶(贫困保障)”的总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结合材料和“我国的社会保障”有关知识,分析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答题建议】①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能够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权利,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社会保障能够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通过保障劳动力再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有利于推动社会和社会保障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课堂总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业布置:完成本课时的强化训练板书设计: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人分配与社会保障4.2 我国的社会保障1.我国为什么要完善社会保障2.我国的社会保障是怎样的3.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