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案

资源简介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设计
【课 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两课时
【课标要求】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教材分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的第二框,是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框题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将如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通过什么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从基础上继续学习《经济与社会》,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经济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兴趣浓厚,提升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十分必要,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措施及意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措施。
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核心价值: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对新形势,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推动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坚定“四个自信”。
科学精神: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分析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法治意识:各种市场主体依法参与经济活动。
公共参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教学重点】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建设必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措施
【教学难点】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情景再现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资料;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新发展格局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发展”出现41次,“人民”出现16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讲授新课:
环节一:自主学习 发现新知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及内容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措施
要求:根据自主学习提纲,在课本上找到本节课理论知识,并勾画出来,备查。
环节二:自主检查 获得新知
要求:根据课本内容,自主检查,了解基本知识点
环节三:合作探究 巩固新知
【多媒体展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目标之一。
探究活动一:
1.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同学交流,小组成员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走近学习小组,了解学生探究状况,及时指导。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
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措施: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意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探究活动二:
【播放视频】中国经济2020
【多媒体展示】中国2020成绩单
提问:中国为什么能够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
【播放视频】中国经济成绩2020
【多媒体展示】五个根本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1.推测一下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
2.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根据上述推测,谈谈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同学交流,小组成员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走近学习小组,了解学生探究状况,及时指导。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2021经济任务。
环节四:体系建构 归纳新知
环节五:过关训练 应用新知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行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为切实保障国家震食安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②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
③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重在提高产量
④确保土地归农民所有,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候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材料中,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这需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需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①②正确。③:提高产量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但更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重在提高产量”说法错误,③排除。④: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④观点错误。
2.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到新发展格局,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新发展格局的正确理解有( )
①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总结出的终极真理
③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提升,是加速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其奠定坚实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解决发展的内需问题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②:新发展格局是在新的时代发展条件下提出的,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的总结和深化,不是终极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②错误。③: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提升,是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③正确。④:我国当前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有利于推动新发展格局。④正确。
3.智能农机田间走,“耕牛”转身变“铁牛”。脚不沾泥、手不碰水就把田种了,打开手机就能设定耕作深度,查看数据就知道农作物生长状况……智慧农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融合,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现代化解决方案。智慧农业( )
A.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B.增强了农业综合竞争力,筑牢发展的基点
C.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业产品价格
D.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解析】D:智慧农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融合,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现代化解决方案,D符合题意。A:智慧农业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供给质量,不涉及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但不能够消除城乡发展差异,A错误。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智慧农业并不能筑牢发展的基点,B错误。 C:智慧农业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但不一定提高农业产品价格,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C错误。
4.民间借贷作为国家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既需要规范,也需要保护。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规定,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的4倍计算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较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上述举措有助于( )
①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强化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③推动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④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④: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降低民间借贷利率,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健康发展。①④正确。②:降低民间借贷利率,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但不能直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②错误。③: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与优化营商环境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5.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我国要( )
①打通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②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向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③统筹国际国内市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开放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要充外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说明要打通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①正确。
③: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保讲的新发展格局,也必须统筹国际国内市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③正确。②:要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错误,排除。④:“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不是“开放”,④排除。
课堂总结:
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百年目标”,我们当奋发有为。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时的强化训练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3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及内涵
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