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学生实验:测量速度【学习目标】1.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长度,会求平均速度。2.经历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进行评估的全过程。3.经历规范的实验过程,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学习重难点】1.停表、刻度尺的使用。2.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3.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对应。【学习过程】(一)情景思考同学们都见过学习门口堵车的情况,如果你家距离学校不是很远,你是选择步行上学呢?或者选择骑自行车呢?(二)实验探究实验一:大家已经知道了测量速度的方法,同学们能否测量一下自己步行的速度呢?请大家讨论完成实验设计,要求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测量自己步行速度记录。s/m t/s v/(m/s)实验二:测量小车在斜面上全程和前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1.如何组装斜面?2.如何选取合适的斜面坡度?为什么?3.测量距离时要注意什么?注意事项:(1)小车从斜面顶端要由静止释放。(2)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3)同组的两名同学各测量一次,并进行比较。s/m t/s v/(m/s)问题思考:观察全程和半程的平均速度有什么不同?对你有什么启发?(三)自我实践如何测量骑自行车回家的速度呢?自行车运动的路程怎么测量呢?写出实验报告。【课后作业】1.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________运动(匀速/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60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苹果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由A到B/由B到A).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D. 小球从A点到D点平均速度为1 m/s3.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tAB<tBC B. tAB=tBC C. vAB>vBC D. vAB<vBC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测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物理量,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填"大,小");(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_ cm,tBC=____s,vAC=______m/s.(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平均速度偏_ __(填"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