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课选自人音乐出版社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课童年的回忆里的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加以发展。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给人们展现了一副美丽的图景。在设计这一课时,我注重以下几点:(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演唱,演奏或创作就是一种艺术再创造音乐活动。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学生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很难表现对音乐作品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设计。从“学习新歌——口风琴的演奏——速度的变化——歌词的创编”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2)注重音乐体验和感受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掌握加拿大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对歌曲的处理,如:力度的处理,歌曲的速度的变化,口风琴的演奏等。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歌曲。(3)升华热爱家乡之情层层递进,步步升华,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将歌曲与乡音乡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2)方法与途径:通过聆听、模唱、对比、表演、创编等方法让学生能用稳定的节奏,活泼的情绪演唱和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3)情感与评价:通过学唱歌曲并且创编家乡歌词,让学生感受加拿大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并热爱自己的家乡。(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通过口风琴的学习和演奏让学生加深对歌曲体验和感受。3、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节奏稳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掌握力度记号“f”,“mp”在歌曲中的演唱,能有感情演唱歌曲。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口风琴三、教学流程设计: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 欢迎大家和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伴随音乐随老师的动作一起律动。(背景音乐《白桦林好地方》)2、节奏训练,分三小组让学生进行节奏的训练(背景音乐《白桦林好地方》)3、观看《白桦林好地方》视频师:加拿大被誉为枫叶之都,所以它的国旗上有一片红色的枫叶。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家,那里有着许多旅游胜地,说到着儿,老师真想去加拿大看一看,同学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一趟的旅行呢,听完这首歌告诉老师,咱们这是要去哪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节奏感知,观看多媒体视频《白桦林好地方》,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和优美景色,创设情境,让学生随音乐律动,更好地感受音乐。(三)、新歌教学1、 初听歌曲师:我们已经来到了白桦林了,可我们并不了解它,老师搜集了一些小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2、歌词接龙游戏(1)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用第一段歌词,边打拍子,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我朗诵一句,你们接下一句试一试。(2)我们来交换一下(3)剩下的两段歌词交给你们了4、学生用“lu”音轻声模唱旋律。5、学唱第一段,解决难点。师:“蓬得得蓬蓬 蓬得得蓬蓬 …..”听一听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中有什么我们要注意的地方生:有重音记号 >:(重音)师:同学们想象下,我们的小火车穿梭在树林中,渐渐远去,那小火车的声音会怎么样?生:渐弱 mp:(中弱)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大家瞧瞧最后三个“蓬”要唱几个拍子? (老师通过“拍掌”使同学们生动形式的理解)。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6、师:歌曲还有二三段歌词,同学们自己来试着唱一唱7、解决难点:(1)师:(解决难点: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山峦)多了两个字,演唱第二段歌词,注意“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情绪欢快些,每个字唱的短些,有弹性)(2)师:听老师来唱一唱,学生学唱。(3)完整演唱第二、三段歌词师:如果你是加拿大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的白桦林,会用怎样的情绪唱?(自豪的情绪唱)8、完整演唱歌曲师:让我一起唱出那自豪而又喜悦的心情9、改变歌曲的速度表现歌曲,体会歌曲音乐情绪的改变,变4/3拍10、加入伴奏口风琴的演奏设计意图:通过听唱法,创设情境,对比、模仿等方法,让学生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运用口风琴的演奏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和理解,同时通过音乐要素——速度的变化,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同一首歌曲不同速度所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四)、合作与表现(1)分小组演唱、口风琴,小乐器组一起来表演唱(2)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式的口风琴、打击乐器的伴奏表演唱,让学生多形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运用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尊重学生,提升学生自主性。(五)、拓展与创编1、师:我们的家乡也有许许多多旅游胜地,也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景,让我们一起试着为歌曲创编歌词2、小组讨论3、师:你能试着把这首歌改编成歌唱你自己家乡的歌吗?4、生创编歌词:分小组展示创编成果表演唱,请学生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中来,体会创编歌词带来的乐趣,同时,根据自身家乡美景的赞美,激发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西安)是好地方, 是我的家乡。那里有(兵马俑), (钟楼)、(大雁塔)。特产丰富历史久,世界美名扬。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欢迎大家来(西安)来来。(六)、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拿大的民歌《白桦林好地方》,了解作者的家乡——白桦林,认识了可爱的海狸和大麋鹿,以及美丽的加拿大自然风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观察到我们自己家乡的美,发现他的美,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睛,去感受世界美丽的角落,让我们带着聆听的耳朵,去洞听万物神奇的声音!五、教学反思:1、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渗透在歌曲的演唱部分,通过歌曲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旋律的兴趣和关注度,把枯燥的乐理教学变得富有新意,同时加强了学生听觉记忆的训练,培养了学生音乐的兴趣。2、教师通过抓住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教学,乐理知识的渗透要非常自然,在歌曲 的演唱中体验速度、情绪、强弱,并让学生比较演唱; 尝试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中积累对音乐的 感受,获得对音乐的理解与记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3、口风琴的课堂练习时间有点短,学生吹奏水平不够统一。【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作 者:邓 莹学 校:西安外国语学校所属区县:莲湖区联系方式:15129022513邮 编:710016开始教学创设情境,律动导入多媒体课件件学生观看加拿大自然风光教师配乐讲述多媒体课件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音乐情绪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歌词接龙并讨论旋律模唱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按力度完整演唱歌曲改变歌曲的速度演唱歌曲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口风琴演奏歌曲学生歌词创编与评价拓展与延伸教师小结教学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