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部编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家乡文化生活
学习目标
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文化变迁。
2.把握访谈的要求与步骤,学习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
任务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习俗等,收集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任务一
1.活动目的:
选取家乡最具特色的人物、景致和习俗,进行访谈,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分析其精神内涵与社会价值。
2.活动形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实地访谈的形式。
任务一
3.活动步骤:
(1)同学分组讨论,列举那些最能代表自己家乡特色的人物、景致和习俗,简述其经历(来历), 阐释其蕴含的精神,分析其价值。
(2)每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景致和习俗,明确小组访谈的对象。
(3)小组分工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为访谈做好充分准备。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访谈,并做好访谈记录。
(5)整理访谈记录;每位同学根据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访谈记录,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6)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家乡人物(风物)志》,选出小组代表作品。
学会访谈
(一)访谈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前最好做一个访谈问卷,充分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同时对访谈问卷所涉及的知识、背景材料都应当有充分的准备,带齐进行访谈需要的有关材料,准备好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选择合适的访谈时间、地点;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
学会访谈
(二)访谈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1.营造合适的“气氛”
建立相对融洽的气氛,让被访者受访时感受到此次的访谈是平等的、可信任的、安全的,发言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学会访谈
(二)访谈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2.访谈过程中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①不要只按访谈提纲的顺序进行提问,适时根据被访者的问题来调整访谈提纲顺序。
②不要批判被访者的观点、想法和意见。同时,也不要诱导被访者。
③不要代替被访者说话,或抢先发表观点。(即使你知道被访者会怎么回答/怎么做)
学会访谈
(二)访谈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④不要打断被访者,尽量在被访者描述完一件事情后,再进行提问,可以适当地记录被访者的回答内容。如果被访者在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可打断。
⑤注意倾听和观察,并适时地做回应。注意被访者的表情、用词、语气、动作、停顿等(往往需要通过这些来判断被访者的态度),适当通过肢体语言互动(如对视的目光交流、微笑、点头等),或者简答的语气词回应(如嗯、真的、是这样等)。
学会访谈
(二)访谈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⑥不要出现专业名词,无法避免一定会出现时,需要加上说明和解释。
⑦不要用是否题,多问为什么(即使你知道被访者会怎么做)。
⑧一次问一个问题,不要一连串的问题。
⑨适当追问,避免穷追猛打。追问问题或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想法,与核心目的不相关的问题,不要再追问。
⑩让被访者讲故事,而不仅仅只是在回答问题。
学会访谈
(三)掌握提问技巧
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结合不同的访谈进程,要灵活运用趣问、直问、推问等提问方式。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学会访谈
(三)掌握提问技巧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的时候陈述不尽相同,可以进行对比提问。对比鲜明,便于访谈对象会回答,也便于读者了解提问意图。
人物篇
访谈记录表
对象 性别 年龄
访谈成员 访谈时间
访谈提纲 (1) (2) (3) (4) (5) 访谈记录
风物篇
历史建筑登记表
建筑名称 建筑位置
建造历史 (建筑年代,历史变化) 建筑现状 (是否完好、周边环境)
价值描述 (风格特色、历史价值) 信息来源
照片 建议
分组讨论
列举那些最能代表自己家乡特色的人物、景致和习俗,简述其经历(来历), 阐释其蕴含的精神,分析其价值。
例:天津
天津泥人张
例:天津
十八街麻花
美食
狗不理包子
耳朵眼炸糕
例:天津
五大道
例:天津
瓷房子
写作
根据考察或者访谈内容,写一篇家乡“志”,内容可以参考如下几点:
1.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2.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3.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4.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5.家乡的民间艺人及其传统工艺。
写“志”的要求
志是方志的简称,又叫地方志。
一般地称志为记,认为“志者记也”,为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情况的典籍,誉称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

写“志”的要求
志的文体要求使用语体文,记述体。
记述体是文章体裁的一种。把事物的特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如实地记录下来,表述出来,这就是记述。
记述文体有六个必要的因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在记述文体中,作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交代清楚这六个问题。否则就不能圆满地达到记载和叙述人物、事件的目的。

写“志”的要求
志书对是非、功过、得失、褒贬、盛衰、成败、经验、教训等要寓于记述之中,让事实说话,不须妄加评论,叫作“述而不论”。在编修时要指导思想明确,立场、观点鲜明。

作业
观察家乡文化的发展变化,和本小组同学交流。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