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核心知识梳理:考点一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希腊城邦(1)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2)早期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 爱琴海 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3)特点: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小国寡民 ”。 最大的城邦是 斯巴达 。(4)居民: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公民与非公民是 统治与被统治 的关系。2.雅典的民主政治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2、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城邦的日常事务由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的公职人员和主席是抽签产生;为确保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了津贴制度。3、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直接民主4、评价:①为雅典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②局限性: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它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容易使民主成为个人争夺权力的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暴民政治。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2)亚历山大帝国范围:3)评价亚历山大东征消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考点二 罗马城邦 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1.罗马城邦(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罗马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3)罗马共和国:①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②统治:元老院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执政官共两名,权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民官共两名,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十二铜表法》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名称由来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影响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③统一: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④扩张: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⑤衰落: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2.罗马帝国(1)背景:罗马共和国内战。(2)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3.罗马帝国的衰亡(1)原因:内部因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外部因素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2)分裂: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3)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结束。考点三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总体成就: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2.文学和雕塑(1)文学:①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②《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雕塑:①特点: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②代表作: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3.建筑艺术:地区特点代表影响希腊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4.哲学和法学(1)古希腊哲学哲学家思想主张及成就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苏格拉底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2)法学①地位: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②构成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5.公历的缘起(1)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2)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3)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5)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二、易混易错、知识点拨与拓展1、【易错易混】1、古代罗马时期分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以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在罗马建立独裁统治,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为标志,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古希腊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古罗马文明创造出了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3、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妇女经常参与政治活动。( )错因分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拓展延伸】1)、比较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大河文明(东方文明) 海洋文明(西方文明)自然地理环境 大河流域 沿海地区发源地区 亚洲和非洲 欧洲主要经济类型 农业 手工业、商业主要代表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古希腊、古罗马政治体制 奴隶制专制统治 奴隶制民主政治大河文明,农业发达;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文明不同的原因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类型,加强交流与合作。2)、雅典的民主政治3)、如何评价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a积极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使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b局限性:它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c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4)、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3、【知识点拨】1、伯里克利最大的功绩是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但他又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其民主政治为奴隶主阶级服务。2、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及认识(1)和平交往: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2)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认识:和平交往是人类发展的主流,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而暴力冲突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等。3、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法学家耶林①武力: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②宗教:基督教-罗马国教会③法律:《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形成了万民法等法学系统。4.光荣属于希腊(民主),伟大属于罗马(法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