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3电荷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学习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学习新课自主预习: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验电器的原理: 。合作探究:1.摩擦起电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2.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 电荷。(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 ,可用“+”表示。负电荷:指 ,可用“-”表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4、摩擦起电的实质:阅读课本,学生完成自学题目:(1)原子由 和 组成, 带负电, 带正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发生转移,二物摩擦,束缚电子能力大的物体 电子带 电,束缚电子能力小的物体 电子带 电。5.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阅读课本,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应用 :静电喷涂 给物质微粒带上电以后,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绘喷出的雾状油漆带上电,让它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静电植绒 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静电除尘 给烟囱或空气中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一定的地方,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静电复印 利用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使带静电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时,按影像使局部电荷随光线强弱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防护 :油罐车尾拖一条铁链 行驶中的油罐车里的油跟罐壁摩擦时会产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火花放电,酿成事故,因此,在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随时由铁链引入大地,以保证安全。避雷针 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建筑物会感应上与云层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达到一定的值后便开始放电,这样不停的将建筑物上的电荷中和掉,永远达不到会使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强烈放电所需要的电荷。自主测评:1.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2. 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3. 下列现在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A.在一些地毯的纺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里夹杂一些不锈钢的钢丝B.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C.冬天,在暗处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响声D.输电线的芯线用铝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5. 四个带电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B、C、D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B带负电,C带正电,D带正电B.B带正电,C带负电,D 带正电C.B带正电,C带正电,D带负电D.B带负电,C带正电,D带负电6. 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你会发现,水流 (选填“靠近”或“远离”)梳子,这是因为梳子带上了 ,而具有了 的性质。7.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相同为 电荷,如图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8.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悬挂的两塑料泡沫球开始时自然下垂,这说明泡沫球______(选填“带电”、“不带电”)。将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则玻璃棒带_______电荷,把该玻璃棒放到两泡沫球中间,泡沫球就吸附到玻璃棒左右两侧(图乙),玻璃棒吸引泡沫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移开玻璃棒,两泡沫球相互排斥,排斥的原因是_________ 。9.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情况如下:(1)先设法使悬挂着的小球A和B都带上正电荷,C和D都带上负电荷;(2)将小球A和C靠近,发现它们相互吸引;(3)将小球B和D靠近,发现它们也相互吸引。于是小明得出结论:带有电荷的物体间相互吸引。你认为小明的探究过程完整吗?如不完整请写出他探究过程的不足,并得出改进意见。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后反思: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