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解决先求总数的实际问题一、学习目标1.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2.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3.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难点: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探究案二、温故知新1.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1)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2.同学们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1)照这样计算,6名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2)教室共有36块玻璃,一共需要几名同学?三、教学过程(一)阅读与理解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熟悉吗?还记得怎样解答吗?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你能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预设一: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预设二: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展示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第一幅图不能表示清楚题意,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第二幅图画的线段总长度是一样的,表示买6元一个的碗和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36元里面有几个9元,就能买几个碗。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分析与解答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从第一条线段图知道每个碗6元(单价),正好可以买6个(数量),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知道了总价,就可以求出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买几个。要求“可以买几个?”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 ),再算( )。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分步列式:综合列式:说说自己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从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先求出“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三)回顾与反思每个碗9元,4个碗就是4个9元,是( )元;6个碗每个6元,也是( )元,所以解答正确。答: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钱的总数都是不变的,都必须先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再根据要求进行后面的计算。问题: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左边的例题先归一,即先求单一量;右边的例题先求归总量,即先求总量是多少。小小裁判员判断:韵律操比赛中,同学们站成4排,每排12人。变换队形后,同学们站成了6排,每排有多少人?。 ( )12÷4×6=18(人)小迷糊看图列式并计算。随堂检测1.先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2.我能算得又对又快。6×6÷4 3×6÷98×3÷6 4×10÷53.我带的钱正好能买15盒酸奶,如果用这些钱买花生奶,能买几盒?4.超市新进12箱鸡蛋,每箱30千克。如果每5千克装一盒,这些鸡蛋可以装多少盒?5.书法班有15人,绘画班的人数是书法班的6倍。绘画班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课堂小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探究案1.(1)24÷3=8(页) 或 24÷3×78×7=56(页) =8×7=56(页)(2)24÷3=8(页) 或 64÷(24÷3)64÷8=8(天) =64÷8=8(天)2.(1)12÷3×6 6÷3×12 (2) 36÷(12÷3) 36÷12×3=4×6 =2×12 =36÷4 =3×3=24(块) =24(块) =9(名) =9(名)小小裁判员。×解答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要求每排多少人,根据已知信息要先求出总数,然后用总数除以排数得出每排的人数。正确答案为:12×4÷6=8(人)小迷糊。12×6÷9=8(队)随堂检测1.2 × 30 ÷ 3=20(间)答:如果每3人一间房,女生需要 20 间。2.9 2 4 83.12 × 15 ÷ 9=20(盒)答:能买 20 盒花生奶。4.12 × 30 ÷ 5=72(盒)答:这些鸡蛋可以装 72盒。5.15× 6 ÷ 5=18(人)答:每个小组有18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