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视频导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中国已消除绝对贫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热点时政①过去,我国的贫困人口众多,城乡贫富差距大。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③有利于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1.2 走向共同富裕6.1 国家权力机关核心素养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共现状及的力量。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自主学习(5分钟)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23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4怎样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5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第1目改革进行时探究一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国的改革开放完成了吗?探究一 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内 容总 目 标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P9相关链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思考:2021年中国取得的这些成绩,得益于哪些因素?①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的医疗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受更好的教育人民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新课探究探究一 全面深化改革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精神、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改革进行时(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策:①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探究一 全面深化改革结合图片中的数据,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国内GDP虽持续上升,但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原因③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策说明新课探究探究与分享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图中数据对比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探究一 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对策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原因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做好“三农”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待改革的态度对策④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用于实践笔记整理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做法)对症下药①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矛盾)③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阶段)④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新挑战)⑤改革地位: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时代特色)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9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P10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P11第二部分二、共享发展成果探究二 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你知道什么是共同富裕吗?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共同富裕同学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同学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同学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同学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探究二 共享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思考: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共享的主体全民共享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享的途径共建共享共享的过程新课探究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了讨论。思考: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关心人民)探究与分享探究二 共享发展成果从改革开放到精准扶贫,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农村逐步走向现代化,中国人民普遍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请你说一说:1.我国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全国疫情防控财政投入已达1169亿元 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兜底保障探究二 共享发展成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新课探究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新课探究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新课探究总结笔记区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关心人民)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结合图片,谈谈我国是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课探究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观察理解以下图片,思考:如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关心人民)悬崖村人民生活变迁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探究二 共享发展成果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笔记整理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P11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P12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P13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P11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P12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P13对症下药课堂小结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涵?共享发展成果5、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6、如何共享发展成果?1.(2022.湖南湘潭)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群众诉求和期盼,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这彰显出(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到满足④我国人民生活幸福,已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A真题演练真题演练2.(2022.湖北随州) 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B真题演练3.(2022.河北)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B真题演练4.(2022.山东威海)“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A真题演练5.(2022.四川自贡)最近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道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世界前列。这说明(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彻底改变生活方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④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教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2.pptx 时政90秒丨数说巩固脱贫成果这一年.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