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色。(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3)了解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色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学习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噪音,什么是乐音?2.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 。频率的单位是 ,称 ,符号是 。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音调越 ;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 。4.人能发出的和“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二、自主学习:1. 响度是指 。2.响度大小是由 决定的,还与 有关。3.响度大小可以用 来衡量。 越大,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 ;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 等因素决定的。5.乐音的三特征是指 、 、 。三、合作探究1.响度:(1)响度是指 。(2)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一: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看到小纸屑的跳动幅度 ;然后用力敲鼓,看到小纸屑的跳动幅度 。说明响度 与有关。实验二:取一把二胡,用大小不同的力弹拨琴弦, 时,响度大; 时,响度小。通过上面的实验活动,得出什么结论是: 。(3)校园里正在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在操场上同学们听到声音,有规律的做着体操,为什么做到远处的村庄却听不到声音了?响度还跟哪些因素有关?。总结: 决定了声音响度的大小,我们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小还与声源的 有关。2. 用波形比较振幅分析哪个振动的幅度大,哪个响度大?甲音叉振动的幅度 ,响度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 , 响度 。3.音色播放音乐,你听到的声音是由哪种乐器发出来的?为什么我们一听到声音就知道发声物体是什么了呢?。尽管发声体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思考:(1)“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说话声即可判断出是哪个熟人在讲话,这是为什么?(2)听到电话铃响,拿起电话,对方一说话,就知道是谁,为什么?4.乐音的三特征: 、 、 。四、本节小节:你学到了: 。五、课堂巩固:1.声音的 叫做响度,响度俗称音量。响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dB, dB是人听觉的下限。2. 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声源的 有关,距离声源越 ,响度越大。3. 声音的 叫做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4.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 和 。5. 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的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个特征:(1)“不要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 ; (2)“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指声音的(3)“瓮声瓮气”是指声音的 。6. 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7. 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将西瓜拿在手中拍几下,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9.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1)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 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距离 较长 长 短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