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学习过程:一、复习:1.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下图中,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是 。3. 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二、自主学习:1. 叫做平面镜。如 、 、 等,都可以看成平面镜。2.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关于镜面 。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呈现在光屏上。3.平面镜的作用是 和 。4. 是球面镜。 是凹面镜,应用有 ; 是凸面镜,应用有 。三、合作探究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规律?猜想与假设: 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形,想一想,平面镜成的像和你相比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怎样来测量镜中的像的位置呢?可以拿一个相同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后面,直接和像比较,这需要透过平面镜,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也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行。思考讨论①为什么要选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②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③直尺的作用是什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你利用玻璃板、支架、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纸、刻度尺和光屏等器材参照课本P57所示步骤完成该实验。试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光屏上有无像123分析与论证: 比较第2、3列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第4列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第5列结论是2、作图题 (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镜)3、平面镜的应用 阅读课本P58,说说平面镜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4、球面镜: 阅读课本P58 完成下列问题:(1)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节小节:你学到了: 。五、课堂巩固: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2、一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高1.5m,当他向镜面前进1.5m时,像距他 m,像高 m。3、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小明借助一 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 前 m处。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 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 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5、池中水的深度是3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x105km,月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M。6、观察到某一号码在平面镜里的像是“01-81”,则该号码是( )A、01-18 B、18-01 C、18-10 D、10-187、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境能够: ( )A、成像的性质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D、使商店内更明亮一些8、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是它在平面镜中所成 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平面镜。9、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