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3、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过程:一、复习: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2、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分别有什么作用?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C的像。二、自主学习:1、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 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______________叫做折射角。3、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的两侧。(2)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4、解释: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向上偏折?5.你知道有哪些折射现象?三、合作探究(一)指出光折射时的有关概念:法线 ,界面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反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提出问题:光的折射现象是否也象在光的反射现象一样遵循某些规律呢?你能说说你的猜想吗?(1)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何偏折?(2)光折射时,是否也像光的反射那样三线共面?(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折射光线如何偏折? 是向法线靠拢,还是远离法线?(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如何变化?(5)思考:折射光路可逆吗?2、设计与进行实验(1)你是如何显示光路的?(2)你选择哪些器材(3)说说本组的实验方案(4)按照组内讨论通过的方案进行实验3、交流展示本组实验结论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特例: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折射角=入射角=(三)光的折射作图:1、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如图,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光路。3、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水中有一面平面镜,完成这束光线在水中和空气中的传播光路图。(四)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1、你知道池水变浅的奥秘吗?2、筷子变弯:四、本节小节:你学到了: 。五、课堂巩固:1、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2、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 B.小孔成像 C.灯光下的手影 D.山在水中的倒影3、一束光与水平面成60°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那么其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A.大于30° B.小于30° C.等于30° D.无法确定4、在池塘边上看水的深度总是比实际的水要 ,好像池底 。这是因为 的缘故。5、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 现象。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中时,一定发生折射,但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中时,一定发生折射,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D、以上说法都不对7、在海上旅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见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等,实际上大海上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实际物体经过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 B、实际物体经过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C、实际物体经过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 D、实际物体经过折射后形成正立的实像8、用作图法解释为什么在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会看高了?9、某同学在做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探究实验时,描绘了一个实际的光路图,但没有标出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反射角等,如图所示,图中的各位置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 ________界面,_______法线,_________入射光线,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角大小是_______ ,折射角大小是__________。10、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看清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甲实验小组采取向水中注入几滴牛奶的方法,请分析这样做的原因。(2)乙实验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三条:①②③(3)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