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线段的认识与测量一、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并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2.通过引导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探究能力;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二、重、难点重点:认识线段和测量线段。难点: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探究案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我会判断。(1)黑板长3厘米。 ( )(2)教室长10米。 ( )(3)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一般用米作单位。 ( )2.我会读。( )厘米 ( )厘米3.说一说。如何测量纸带的长?(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场景,一组同学在跳绳,绳呈弯曲状;另一组同学在拔河,绳呈直线,试比较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2、出示一根弯曲绳子,提问: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使它变直?学生观察汇报。教师示范: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小结: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线段)(二)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找线段(1)出示学生教室周围的事物----课桌、尺子、书本、黑板,让学生找寻线段。(2)质疑:还有哪些地方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生交流后,小组代表汇报。(3)出示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让学生找寻线段。(三)规律探究1、质疑:观察以上线段,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汇报。尽可能多找学生自主概括汇报。2、师引导小结:线段的特征:(1)直的;(2)有两个端点;(3)有长有短可测量。小小裁判员左图是一条线段。 ( )左图不是一条线段。 ( )小迷糊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线段?有( )条线段随堂检测1、谁是判断高手。(1)作业本的四条边不是线段。 ( )(2)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 ( )(3)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是7厘米。 ( )2、连一连。3、每个图形有几条线段围成?( )条 ( )条 ( )条 ( )条4、说一说,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哪几条路?描出最短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5、用直尺将下面的点连成线段。课堂小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探究案温故知新1. × √ ×2. 6 23.略(三)规律探究线段的特征:(1)直的;(2)有两个端点;(3)有长有短可测量。小小裁判员×√小迷糊6随堂检测1、× √ ×2、3、 4 3 4 54、有四条路,我发现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5、只能画一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