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知识精讲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溶于水,加压.降温时变成液态.固态,固态CO2又称“干冰”。干冰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CO2+H2OH2CO3H2CO3H2O+CO2↑(3)与Ca(OH)2.NaOH.Ba(OH)2等碱反应。Ca(OH)2+CO2CaCO3↓H2O(可鉴定CO2)2NaOH+CO2Na2CO3+H2O (可吸收CO2)(4)弱氧化性。2Mg+CO22MgO+C(5)不能供给动物和人呼吸,参与植物光合作用。CO2可用来灭火,干冰是常用制冷剂,如人工降雨和冷藏食物等;工业上用做制纯碱.尿素和汽水饮料;农业上用做温室气体肥料。例题1、不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 B )A.燃着的木条 B.颜色.气味C.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石灰水例题2、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双选 ) ( CD )A.它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 B.加压.降温,它可以变成干冰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1)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验证方法:①向纸袋里倾倒;②烧杯中下层蜡烛火焰先灭;③吹气球时,气球向下落;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2)CO2能溶于水的验证方法:将盛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水里,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若倒扣在紫色石蕊试液中,则上升的水柱变成浅红色;若倒扣在澄清石灰水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水柱变浑浊。(3)CO2灭火的原理: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时以隔绝空气为主,降温为辅。水能灭火:一般以降温为主,隔绝空气为辅。(4)证明空气中有CO2.呼出的气体中有CO2的方法:把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形成白膜或向石灰水中呼入CO2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CO2溶于水形成H2CO3,溶液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自然降水,pH大约为5.6。(6)CO2和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呼吸.燃烧等消耗O2,释放CO2;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使大气中CO2和O2含量平衡。(7)CO2的温室效应:空气中CO2的浓度过大,就像一玻璃罩罩在地球表面,地面的热不易散发,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就像温室一样。例题1、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前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用装置B鉴定二氧化碳,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当将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当将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当将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答案】(1)气密性 (2)CaCO3+2HClCaCl2+CO2↑+H2O (3)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5)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例题2、下图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91(1)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请验证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3)请根据上图简述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各写出1条即可)。利: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答案】(1)CO2+H2OH2CO3(2)CO2+Ca(OH)2CaCO3↓+ H2O(3)光合作用(或做化工产品原料或用于灭火等) 温室效应(或含量过高影响人体健康等)知识点三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仅能溶解约0.02体积的一氧化碳。注意:气体密度大小的比较: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密度与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ρ(CO2)>ρ(O2)>ρ(空气)> ρ(CO)>ρ(CH4)>ρ(H2)。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CO分子里每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它能进一步与氧(氧气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碳元素的化合价变为+4价)而被氧化,故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1)可燃性2CO+O22CO2(淡蓝色火焰)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是重要的燃料。点燃前必须检验CO的纯度,否则,容易发生爆炸。(2)还原性CuO+COCu+CO2Fe2O3+3CO2Fe+3CO2工业上常用CO冶炼铁。注意2CO+O22CO2CO2+C2CO二者的相互转化往往在推断题中出现。(3)毒性CO和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比氧合血红蛋白缓慢约3600倍,人吸入CO易造成人体缺氧,严重者致死。CO轻度中毒者,应该吸入大量新鲜空气或进行人工呼吸;医疗上常采用静脉注射亚甲基蓝进行解毒。例题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下装置进行了实验。(1)B装置中盛放是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2)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3)A装置和D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页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答案】(1)充分吸收残留的CO2气体 (2)Fe2O3+3CO2Fe+3CO2 (3)A用来检验CO2的存在,D用来确定是否有CO2气体生成而推知废气中是否有CO气体 (4)③当堂检练1、如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A.蜡烛燃烧不变,液面下降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更旺,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放出____________。(2)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如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B.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D.可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答案】1、D 2、(1)光合 氧气(或O2) (2)AC 3、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B.CO2的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空气中CO2含量越低越好C.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D.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2和CO两种气体5、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无节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纷纷提倡“国家应低碳发展经济,个人应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拆除低效率的小型燃煤发电厂C.积极研究开发氢气燃料D.拒绝使用含碳元素的物质6、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7、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8、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右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 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与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1.34 g。试计算:(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2)服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4、D 5、D 6、C 7、D 8、(1)1.5 g (2)1.2 g (3)10.95%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填字母)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它们由相同元素组成C.它们都有毒D.它们都能溶于水(2)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CO和CO2尽管分子中只差一个氧原子,但性质差别很大。下面是四位同学设计的鉴别CO和CO2的方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②通入水中 ③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④闻气体的气味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③【答案】9、(1)B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不能) (3)2CO+O22CO2(或3CO+Fe2O33CO2+2Fe或C+CO22CO)10、C课堂小结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2、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对比课后作业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大气中CO2浓度随时间变化图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3、株洲晚报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B.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D.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4、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又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5、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答案】1、C 2、D 3、B 4、D 5、D6、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与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7、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能溶于水生成酸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 CO可以在O2中燃烧9、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答案】6、C 7、C 8、D 9、A10、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1、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效应。(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12、CO2为主要的温室气体。(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①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再生。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回收。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中CO2发生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______用于人工降雨。(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填标号)A.酸 B.碱C.盐 D.氧化物(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C11、(1)21% 温室 (2)H2O12、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不使用塑料购物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②2H2O2H2↑+O2↑ ③物理 干冰(3)不是,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7. (1)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CO2↑+H2O 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2)灭火(3)c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