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学习目标:
1. 了解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理解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重难点:波的折射
一、波的反射
1. 反射现象:波遇到介质界面(如水波遇到挡板)时会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的现象.
2. 反射规律:反射线、法线与入射线在同一______内,反射线与入射线分居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二、波的折射
1. 波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同样,其他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也发生______.
2. 水波的折射:水波在______不同的水域传播时,在交界面处发生______.
三、波的衍射
1. 波的衍射:波绕过______继续传播的现象.
2. 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_________,或者比波长______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 波的衍射的普遍性:一切波都能发生______,______是波特有的现象.
例1.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例2.(多选)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能观察到波明显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
应用练习:
1. (多选)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
B. 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C. 超声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折射
D.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
2. 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C.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大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3. 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3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6 s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 m/s,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
A.221 m B.442 m C.374 m D.646 m
4.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发生衍射现象
B.要观察到水波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使狭缝的宽度远大于水波波长
C.波长越长的波,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5. 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像,从图像可知(  )
A.B侧水波是衍射波
B.A侧波速与B侧波速相等
C.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波的波长将减小
D.增大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更明显
6. 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的频率是5 Hz,水波在水波槽中的传播速度是0.05 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
A.10 cm B.5 m C.d>1 cm D.d≤1 cm
7.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现有几种声波:①周期为 s;②频率为104 Hz;③波长为10 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宽约为13 m的障碍物,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都可以
小结:
一、波的反射和折射
1. 波的反射遵从反射定律,即入射线、反射线及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入射线、反射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波的频率是由振源决定的,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因此不论是反射还是折射,波的频率是不改变的.
3. 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波反射时是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因此波速不变,波折射时是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因此波速改变.
4. 波长是由频率和波速共同决定的,即在波的反射中,由于波的频率和波速均不变,根据公式λ=可知波长不改变;在波的折射中,当进入新的介质中波速增大时,由λ=可知波长变大,反之变小.
二.波的衍射
1.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衍射.衍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是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2. 声波波长较长,一般在1.7 cm~17 m.
3. 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情况.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答案
一、2. 平面,法线,等于.
二、1. 折射. 2. 深度,折射.
三、1. 障碍物. 2. 相差不多,更小. 3. 衍射,衍射.
例1.答案 D 解析 波线1、2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波线1、3是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没变,因而频率相等,由λ=得波长不同,故C错,D对.
例2.答案 ABC 解析 观察题图可知孔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能观察到波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对;因波的传播速度不变,频率不变,故波长不变,即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应相等,故B对;若将孔AB扩大,且孔的尺寸远大于波长,则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对;若f增大,由λ=,知λ变小,衍射现象变得不明显了,故D错.
应用练习:
1. 答案 ABD
2. 答案 A 解析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波速相同,频率由波源决定,频率相同,由λ=知波长相同,选项A正确,B错误;因不知介质情况,入射波与折射波波长无法比较,选项C、D错误.
3. 答案  C 解析 右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时间为t1=0.3 s,左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为t2=1.9 s.山谷的宽度s=v(t1+t2)=×340×2.2 m=374 m,故C正确.
4. 答案 CD 解析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即任何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存在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而已,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C、D正确.
5. 答案  B 解析 B侧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带有窄缝的挡板后发生衍射,A侧水波是衍射波,选项A错误;同种机械波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会更明显,但是衍射波的波速不变,频率不变,故波长不变,选项C错误;因为只有当挡板间距离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衍射现象才明显,所以当增大挡板间距离时,衍射现象不会更明显,选项D错误.
6. 答案  D 解析 设水波波长为λ,当d≤λ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题意知水波的波长λ== m=0.01 m=1 cm,即孔直径d≤1 cm,故选D.
7. 答案 C 解析 由公式v=得,周期为 s的声波的波长为λ1=vT=340× m=17 m;由公式v=λf得频率为104 Hz的声波的波长为λ2== m=0.034 m,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孔径、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大,故①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②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为10 m的声波,障碍物宽度为13 m,与该声波波长相差不大,故③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因此,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是①和③,故C正确,A、B、D错误.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答案
一、2. 平面,法线,等于.
二、1. 折射. 2. 深度,折射.
三、1. 障碍物. 2. 相差不多,更小. 3. 衍射,衍射.
例1.答案 D 解析 波线1、2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波线1、3是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没变,因而频率相等,由λ=得波长不同,故C错,D对.
例2.答案 ABC 解析 观察题图可知孔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能观察到波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对;因波的传播速度不变,频率不变,故波长不变,即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应相等,故B对;若将孔AB扩大,且孔的尺寸远大于波长,则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对;若f增大,由λ=,知λ变小,衍射现象变得不明显了,故D错.
应用练习:
1. 答案 ABD
2. 答案 A 解析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波速相同,频率由波源决定,频率相同,由λ=知波长相同,选项A正确,B错误;因不知介质情况,入射波与折射波波长无法比较,选项C、D错误.
3. 答案  C 解析 右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时间为t1=0.3 s,左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为t2=1.9 s.山谷的宽度s=v(t1+t2)=×340×2.2 m=374 m,故C正确.
4. 答案 CD 解析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即任何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存在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而已,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C、D正确.
5. 答案  B 解析 B侧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带有窄缝的挡板后发生衍射,A侧水波是衍射波,选项A错误;同种机械波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会更明显,但是衍射波的波速不变,频率不变,故波长不变,选项C错误;因为只有当挡板间距离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衍射现象才明显,所以当增大挡板间距离时,衍射现象不会更明显,选项D错误.
6. 答案  D 解析 设水波波长为λ,当d≤λ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题意知水波的波长λ== m=0.01 m=1 cm,即孔直径d≤1 cm,故选D.
7. 答案 C 解析 由公式v=得,周期为 s的声波的波长为λ1=vT=340× m=17 m;由公式v=λf得频率为104 Hz的声波的波长为λ2== m=0.034 m,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孔径、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大,故①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②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为10 m的声波,障碍物宽度为13 m,与该声波波长相差不大,故③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因此,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是①和③,故C正确,A、B、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