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还原问题学生姓名 授课日期教师姓名 授课时长知识定位一个数,经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反过来,从最后得到的数,倒推回去,可以得出原来的数,这种求原来的数的问题,称为还原问题。还原问题的解法就是倒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图的表示使解题更加清楚。重点难点1.还原法的知识点2.画图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考点1.还原问题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知识梳理【授课批注】本讲力求实现的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孩子掌握倒推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有些类数学问题,反向思考比正向思考更容易更简单。还原法:依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还原法(或称倒推法).这种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的一般方法是:1.从最后的结果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逆运算方法,原题加的用减,减的用加,乘的用除,除的用乘.2.根据原题的叙述顺序,从上面列出数量关系式,再用逆运算方法得出原数.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试题来源】【题目】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 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试题来源】【题目】一个人沿着公园马路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班,还剩下1千米,问:公园马路全长多少千米?【试题来源】【题目】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有多少米?【试题来源】【题目】甲在加工一堆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试题来源】【题目】货场原有煤若干吨。第一次运出原有煤的一半,第二次运进450吨,第三次又运出现有煤的一半又50吨,结果剩余煤的2倍是1200吨。货场原有煤多少吨?【试题来源】【题目】某水果店进一批水果,运进的是原来的水果的一般,原有的蔬菜卖出去一半以后,恰好与现在的水果同样多,已知原有的水果800千克,求原有的蔬菜多少千克?【试题来源】【题目】小丽用4元买了一本《童话大王》,又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一本《儿童时代》,买钢笔又用去第二次剩下的钱的一半多1元,最后还剩4元,问:小丽原有多少钱?【试题来源】【题目】有一筐苹果,甲取出一半又1个;乙取出余下的一半又1个;丙取出再余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筐里只剩下1个苹果。这筐苹果共值6元6角,问每个苹果平均值多少钱?【试题来源】【题目】代号为A,B,C,D 的四位小朋友共有课外读物200 本,为了广泛阅读,A 给B13 本;B 给C18本;C 给D16 本;D 给A2 本,这时四个人的本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课外读物 【试题来源】【题目】有砖26 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的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 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 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试题来源】【题目】三个容器各放一些水,第一次从第一个容器倒一些水到另两个容器,使得它们的水分别增加到原来的2倍与3倍,第二次从第二个容器倒一些水到第一个与第三个容器中,使它们的水分别增加到3倍与2倍,第三次从第三个容器中倒一些水到第一个与第二个容器中,使它们的水都增加到2倍,这时三个容器中的水都为96毫升,原来三个容器中各有多少毫升水?习题演练【试题来源】【题目】某数先乘7后减6,再除以5,最后加8得到32,求某数。【试题来源】【题目】狗妈妈今年15岁,狗妈妈比狗宝宝年龄的2倍还多1岁,问:狗宝宝今年几岁了?【试题来源】【题目】某粮库有面粉若干袋,第一次卖掉原有的一半少12 袋,第二次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 袋,第三次又卖出48 袋,这时还剩28 袋。求粮库中原有面粉多少袋?【试题来源】【题目】袋里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这样共操作了5 次,袋中还有3 个球。问:袋中原有多少个球?【试题来源】【题目】三人有不等的存款,只知如果甲给乙40 元,乙再给丙30 元,丙再给甲20 元,给乙70 元,这样三人各有240 元,三人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 还原问题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大知识定位一个数,经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反过来,从最后得到的数,倒推回去,可以得出原来的数,这种求原来的数的问题,称为还原问题。还原问题的解法就是倒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图的表示使解题更加清楚。重点难点1.还原法的知识点2.画图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考点1.还原问题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大知识梳理【授课批注】本讲力求实现的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孩子掌握倒推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有些类数学问题,反向思考比正向思考更容易更简单。还原法:依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还原法(或称倒推法).这种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的一般方法是:1.从最后的结果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逆运算方法,原题加的用减,减的用加,乘的用除,除的用乘。2.根据原题的叙述顺序,从上面列出数量关系式,再用逆运算方法得出原数.题精进【试题来源】【题目】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答案】5【解析】分析时可以从最后的结果是10逐步倒着推。这个数没减去2时应该是多少?没除以2时应该是多少?没乘以3时应该是多少?没加上3时应该是多少?这样依次逆推,就可以推出某数。如果没减去2,此数是:10+2=12如果没除以2,此数是:12×2=24如果没乘以3,此数是:24÷3=8如果没加上3,此数是:8-3=5综合算式:(10+2)×2÷3-3=5答:原数是5.【知识点】还原问题【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答案】10【解析】分析时可以从最后的结果是4逐步倒着推。这个数没除以5时应该是多少?没没加上6时应该是多少?没乘以7时应该是多少?没减去8时应该是多少?这样依次逆推,就可以推出某数。如果没除以5,此数是:4×5=20如果没加上6,此数是:20-6=14如果没乘以7,此数是:14÷7=2如果没减去8,此数是:2+8=10综合算式:(4×5-6)÷7+8=10(岁)答:小康今年10岁。【知识点】还原问题【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一个人沿着公园马路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班,还剩下1千米,问:公园马路全长多少千米?【答案】全长为4千米【解析】全长的一半剩下的一半1千米如图1,采取倒推的方法,1千米是第一次剩下的路程的一半,所以第一次剩下路程就是1×2=2(千米)。而第一次剩下的路程2千米又是全程长的一半,所以全程长为2×2=4(千米)。答:公园马路全长为4千米。【知识点】还原问题【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有多少米?【答案】54米【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年级奥数09 还原问题(学生版).docx 五年级奥数09 还原问题(讲师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