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培优 数学数学思想方法二学生姓名 授课日期教师姓名 授课时长知识定位数学是一座智慧的城堡,探索则是打开城堡大门的钥匙。在这神秘的世界里有许多的难题,应用题便是其中有趣的一族。这节课向你介绍一些巧妙解应用题的好方法重点难点 1.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数学常用方法2.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3.注重对枚举法和奇偶分析法的应用考点: 数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知识梳理一、从极端情况考虑从问题的极端情况考虑,对于数值问题来说,就是指取它的最大或最小值;对于一个动点来说,指的是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等等。极端化的假设实际上也为题目增加了一个条件,求解也就会变得容易得多。二、从特殊情况考虑对于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如果觉得难以入手,那么我们可以先考虑它的某些特殊情况,从而获得解决的途径,使问题得以“突破”,这种方法称为特殊化。其实从问题的极端情况考虑,也是从特殊情况考虑。对问题的特殊情况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特殊情况比研究一般情况较为容易;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殊的情况含有一般性,所以对特殊情况的研究常能揭示问题的结论或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它是探索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特殊化方法进行探索的过程有两个步骤,即先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通过第一步骤得到的信息,还要回到一般情况予以解答。但我们能熟练使用这种方法后,就只需在特殊状态下得到答案即可。三、从反面考虑问题解数学题,需要正确的思路。对于很多数学问题,通常采用正面求解的思路,即从条件出发,求得结论。但是,如果直接从正面不易找到解题思路时,则可改变思维的方向,即从结论入手或从条件及结论的反面进行思考,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四、从整体考虑问题有时候具体的去分析局部的细节会感到却少条件,无从下手,这时候如果我们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从整体出发去考虑问题,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五、等量代换法小朋友们一定都知道曹冲(曹操的小儿子)称大象的故事吧。曹冲用一条船,让大象先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把这条船装上石块,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的石块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为什么大象的重量可以换成一船石块的重量呢?因为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一样,只有当大象与一船石头一样重(重量相等)时,才会淹没得一样深。“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六、枚举法在数学问题中,有一些需要计算总数或种类的趣题,因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很难找到“正统”的方式解答,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对此,我们可以先初步估计其数目的大小。若数目不是太大,就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列举问题的可能情况;若数目过大,并且问题繁杂。我们就抓住对象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标准,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种情形,通过一一列举或计数,最终达到解决目的。这就是枚举法,也叫做列举法或穷举法。其特点是有条理,不易重复或遗漏,使人一目了然。适用于所求的对象为有限个。七、奇偶性分析法(1)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特别注意,因为 0 能被 2 整除,所以 0 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2)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性质 1: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同性质(指奇偶性)两数加减得偶,不同性质得奇。性质 2: 偶数×奇数=偶数(推广开来我们还可以得到: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推广开就是:偶数个偶数相加得偶数)奇数×奇数=奇数(推广开就是:奇数个奇数相加得奇数)对于乘法,见偶就得偶。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新上任的宿舍管理员拿着 20把钥匙去开 20个房间的门,他知道每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个门,但不知道哪一把钥匙开哪一个门,现在要打开所有关闭的 20 个门,他最多要开多少次?【答案】210【解析】从最不利的极端情况考虑:打开第一个房间要 20次,打开第二个房间需要 19次……共计最多要开 20+19+18+…+1=210(次)。【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某轮船往返于两港之间,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那么当水的流速增大时,轮船往返一次所用时间( )。A、不变 B、减少 C、增加【答案】C【解析】由于题目并未交代水流速度增加多少,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从极端情况考虑,假设水速非常大,大到非常接近轮船的静水速度,那么当轮船逆水行进的时候,逆水速度将“非常”小,因此所用时间将“非常”多,所以轮船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一定增加了,故选 C。例 6的考虑方法多用于不需要步骤的填空题或选择题,在解答题时尽量不要使用。【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如右图,四边形 ABCD和 EFGH 都是正方形,且边长均为 2cm。又 E点是正方形 ABCD的中心,求两个正方形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答案】1【解析】我们先考虑正方形 EFGH的特殊位置,即它的各边与正方形 ABCD的各边对应平行的情况。此时,显然有 S=2×2×1/4=1。【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2【题目】长方形 ABCD的面积为 36cm ,E、F、G为各边中点,H为 AD边上任意一点,问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答案】13.5【解析】法 1:找 H点的特殊点,不妨研究 H点在 D时的状态。那么图形可变为右下图: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三角形 DEF 的面积。设长方形的宽为 x ,那么长为 36/x ,则有S阴 SABCD SADE SEBF SDCF1 1 36 1 1 1 36 1 1 36 36 X X X 2 2 X 2 2 2 X 2 2 X 36 9 4.5 9 13.5(cm2)法 2:我们可以找到长方形 ABCD 的特殊状态正方形 ABCD,再找 H 点在 D时的状态,则2原图可看成右图:正方形边长为 6 ,那么极易得:阴影面积=36-9-4.5-9=13.5 cm 。这种方法找了两次特殊情况,大大简化了计算。【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某次数学测验一共出了 10 道题,评分方法如下:每答对一题得 4 分,不答题得 0分,答错一题倒扣 1分,每个考生预先给 10 分作为基础分。问:此次测验至多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答案】45【解析】最高的得分为 50分,最低的得分为 0分。但并不是从 0分到 50分都能得到。从正面考虑计算量较大,故我们从反面考虑,先计算有多少种分数达不到,然后排除达不到的分数就可以了。最高的得分为 50分,最低的得分为 0分。列表分析:答对 不答 答错 得分10 0 0 509 1 0 469 0 1 458 2 0 428 1 1 418 0 2 407 3 0 387 2 1 377 1 2 367 0 3 35…不答相对与答对少的 4分,答错相对与答对少得 5分,这样的话不答和答错之间少 1分,所以比 38分少的分数的情况都存在。所以,在从 0分到 50分这 51个分数中,有49,48,47,44,43,39这 6种分数是不能达到的,故此次测验不同的分数至多有 51-6=45(种)。【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小明和小蓝一起跳绳,小静先跳了 2分钟,然后两个人共同跳了 3分钟,一共跳了780下,已知小明比小蓝每分钟多跳了 12下,那么,小蓝每分钟跳多少下?【答案】90【解析】假设小明跳的与小蓝每分钟跳的同样多,则二人跳的总是就会减少 12×(2+3)=60 下,这时总数就会减少为 780-60=720下,那么小蓝每分钟跳:720÷(2+2×3)=90(下)。【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一次考试有 4 道题,100 人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果,第一题有 91 人答对,第二题有 83 人答对,第三题有 89 人答对,第四题有 95 人答对,请问四道题全答对的至少有多少人?【答案】58【解析】从反面考虑问题,题目要我们求全答对的人数至少是多少,我们考虑每个题目分别有几人答错,第一题有 9人答错,第二题 17人答错,第三题 11 人答错,第四题 5人答错。所以所有人错的题目之和为 9+17+11+5=42 题要使得全答对的人最少,那么应该尽量让每人错 1题,42个错题最多可以使 42个人无法全对,因此四道题全答对的至少有 100-42=58人【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现有一个 3×4的长方形,现在任意横着切 2 刀,竖着切 4刀,把长方形分成了 15个小长方形,求这 15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是多少?【答案】54【解析】很明显,这 15 个小长方形中任何一个的周长我们都求不出,如果从局部出发,是不可能求出来的。因此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去考虑观察发现,每横着切一刀,那么长方形就增加了两条长为 4的边,即周长和增加8,而每竖着切一刀,那么长方形就增加了两条长度为 3的边,即周长和增加 6。因为长方形的周长为 2×(3+4)=14,所以横着切 2刀,竖着切 4刀后周长和为:14+2×8+4×6=54 。【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同时分给大班和小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 6个苹果,如果只分给大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 10个苹果,那么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答案】15【解析】看了这个题目,我们会想,如果知道有几个苹果就好了。可惜条件没告诉我们,可是,仔细想一想会发现,无论有多少个苹果,题目的答案应该是一定的。因此我们从特殊情况考虑,假设有 30个苹果,那么大班和小班一共有 30/6=5 人,大班有 30/10=3人,因此小班有 5-3=2人,每人可以分到 30/2=15个苹果。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如果题目是解答题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怎么办呢?既然知道苹果数就好求了,我们不妨设有 x个苹果,下面的做法是完全类似的,请同学们自己试一下。【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 30 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 3.5 千米,乙每小时走 2.5千米.与甲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的还有一只狗,每小时跑 5千米,狗碰到乙后就回头向甲跑去,碰到甲后又回头向乙跑去,……这只狗就这样往返于甲、乙之间直到二人相遇而止,则相遇时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答案】25【解析】从整体思考:当甲、乙相会时,甲、乙和狗走路的时间都是一样的.30÷(3.5+2.5)=5(小时), 5×5=25(千米)。【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1 元钱 1 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 1 瓶汽水。问:你有 20 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答案】40【解析】刚开始 20元==20瓶 20瓶20个瓶子==10瓶 30瓶10个瓶子==5瓶 35瓶4个瓶子==2瓶 37瓶 多一个空瓶2个瓶子==1瓶 38瓶 多一个空瓶2个瓶子(上 1瓶+剩下的空瓶)==1瓶 39瓶重点 :最后剩下一个空瓶 , 用这个瓶子换一瓶汽水 喝完后把瓶子还给老板 , 刚好喝到 40瓶汽水。【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如右图,AB长 20厘米,D、E分别是 AC、BC 的中点,那么 AD+BE是多少厘米?【答案】10【解析】法 1:因为 D、E分别是 AC、BC的中点,所以AD=1/2 AC ,BE=1/2 BC ,进而可得:AD+BE=1/2 AC +1/2 BC=1/2(AC+BC)=1/2AB=10厘米。法 2 :从特殊状态考虑,若 C是 AB中点,那么易得答案。【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出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答案】24【解析】因为中间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 DE=FE=FG=DG,长方形 CGFB 的周长为 7×2=14(厘米),长方形 AHED 的周长为 5×2=10(厘米),所以最大的长方形 ABCH 的周长等于:AE+EF+FB+BC+CG+GD+DH+AH=7×2+5×2=24(厘米)。【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从 1到 100的自然数中,每次取出两个数,要使它们的和大于 100,共有多少种取法?【答案】2500【解析】在 1到 100中,每次取出两个数,使它们和大于 100,取法肯定繁多。但其中一定有一个较小的数,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例举类推法,通过枚举较小数的所有可能性来例举分析,类推解答。较小的数是 1,只有一种取法,即[1,100]。较小的数是 2,有两种取法,即[2,99]、[2,100]。较小的数是 3,有三种取法,即[3,98]、[3,99]、[3,100]。 ……较小的数是 50,有 50种取法,即[50,51]、[50,52]……[50,100]。较小的数是 51,有 49种取法,即[51,52]、[51,53]……[51,100]。 ……较小的数是 99的只有一种取法,即[99,100]。2因此一共有:1+2+3+……+50+49+……+2+1=50 =2500(种)。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此类方法适合于数目、种类不很繁杂的题;分析时应尽量做到分类全面、不重不漏。【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商店有围巾 4种,每种价钱依次是 12元、10 元、8元和 6元。帽子有 3种,每种价钱依次是 9元、7元和 5元。如果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配成一套,每套可以有多少种不同价钱 【答案】6【解析】把配成套的价钱一一写出,并舍掉重复的价钱。围巾价钱:12元 10元 8元 6元帽子价钱:9元 7元 5元一套价钱:12+9=21(元) 8+9=17(元) (舍)12+7=19(元) 8+7=15(元) (舍)12+5=17(元) 8+5=13(元)10+9=19(元) (舍) 6+9=15(元) (舍)10+7=17(元) (舍) 6+7=13(元) (舍)10+5=15(元) 6+5=1l(元)有 6种不同的价钱。【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小红在做算术题时,写出了如下一个等式:264538=153×1075+64,他做得对吗 【答案】不对【解析】等式左边是偶数,153×1075 是奇数,64 是偶数,根据奇数+偶数=奇数,等式右边是奇数,偶数不等于奇数,因此小苗写出的等式是不对的·【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从 3 开始,依据后一数是前一数加上 3,写出 2000 个数排成一行:3,6,9,12,15,18,21,……在这行数中第 1991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答案】奇数【解析】由于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3是奇数,所以,每个数加上 3后,奇偶性与原来相反,也就是说,在 3,6,9,12,……中,每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奇偶性不同。这行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并且是奇偶相间,由此可知,这行数的奇偶性与其序数的奇偶性相同.所以第 1991个数是奇数。由此可以得到以下一条性质:加上(或减去)一个偶数,奇偶性不变,而加上(或减去)一个奇数,奇偶性改变.【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某班同学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试题共 50题.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道给 3 分,不答给 1分,答错倒扣 1分.请你说明:该班同学得分总和一定是偶数.【答案】偶数【解析】先借给每个同学 50分.每答一题,分数增加或减少一个奇数,因而分数变成奇数,再答一道题,又增加或减少一个奇数,因而分数变为偶数,如此继续下去,分数交错地成为偶、奇、偶、奇、…….50题答完,分数仍变成偶数,再去掉的先借的 50分,仍是偶数.每个学生的得分都是偶数,所以该班学生得分的总和也是偶数.【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4【试题来源】【题目】桌子上有 5个杯子,开口全部朝上,每次同时翻其中的 4个,请问是否可以经过有限次翻动使得 5个杯子都开口向下。【答案】不可能【解析】一个杯子从开口向上变为开口向下,要翻动奇数次,5个杯子翻动的次数和为 5个奇数的和,因此是奇数;从总体考虑,每次翻动 4个,因此总次数是 4的倍数,必然是偶数。由于奇数不等于偶数,所以不可能经过有限次翻动使得 5个杯子,使得所有 5个杯子都开口向下。【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1+2+3+…+1993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答案】奇数【解析】此题可以利用高斯求和公式直接求出和,再判别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但是如果从加数的奇、偶个数考虑,利用奇偶数的性质,同样可以判断和的奇偶性.此题可以有两种解法。解法 1:∵1+2+3+…+1993=(1+1993)×1993÷2=997×1993,又∵997和 1993是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原式的和是奇数。解法 2:∵1993÷2=996…1,∴1~1993的自然数中,有 996个偶数,有 997个奇数。∵996个偶数之和一定是偶数,又∵奇数个奇数之和是奇数,∴997个奇数之和是奇数。因为,偶数+奇数=奇数,所以原式之和一定是奇数。【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当堂例题【难度系数】3习题演练【试题来源】【题目】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同时分给大班和小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 4个苹果,如果只分给大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 6个苹果,那么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答案】12个【解析】12【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现有 1个立方体,其棱长为 2厘米,从横、竖、纵 3 个方向各切 1刀,将其分成了 8个小长方体,此时这 8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答案】48【解析】48【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从下面的数中选出 5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 60,你能做到吗?为什么?11,33,13,7,5,17,19,15,23,31,1,3,9,21。【答案】不能【解析】不能【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判断算式:(292+293+…+395)一(163+164+…+221) 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答案】 奇数【解析】奇数【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难度系数】4【试题来源】【题目】口袋中有 1分硬币 10枚、2分 4枚、5分 2枚和 1角硬币 1枚,从口袋中拿出 1角,情况有多少种?【答案】共 10种。【解析】10种【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难度系数】4【试题来源】【题目】在一张 9 行 9 列的方格纸上,把每个方格所在的行数和列数加起来,填在这个方格中,例如 a=5+3=8,问:填入的 81 个数中,奇数多还是偶数多 多多少?【答案】偶数比奇数多 1个【解析】偶数比奇数多一个【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二【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难度系数】5学科培优 数学数学思想方法二学生姓名 授课日期教师姓名 授课时长知识定位数学是一座智慧的城堡,探索则是打开城堡大门的钥匙。在这神秘的世界里有许多的难题,应用题便是其中有趣的一族。这节课向你介绍一些巧妙解应用题的好方法重点难点1.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数学常用方法2.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3.注重对枚举法和奇偶分析法的应用考点: 数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知识梳理一、从极端情况考虑从问题的极端情况考虑,对于数值问题来说,就是指取它的最大或最小值;对于一个动点来说,指的是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等等。极端化的假设实际上也为题目增加了一个条件,求解也就会变得容易得多。二、从特殊情况考虑对于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如果觉得难以入手,那么我们可以先考虑它的某些特殊情况,从而获得解决的途径,使问题得以“突破”,这种方法称为特殊化。其实从问题的极端情况考虑,也是从特殊情况考虑。对问题的特殊情况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特殊情况比研究一般情况较为容易;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殊的情况含有一般性,所以对特殊情况的研究常能揭示问题的结论或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它是探索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特殊化方法进行探索的过程有两个步骤,即先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通过第一步骤得到的信息,还要回到一般情况予以解答。但我们能熟练使用这种方法后,就只需在特殊状态下得到答案即可。三、从反面考虑问题解数学题,需要正确的思路。对于很多数学问题,通常采用正面求解的思路,即从条件出发,求得结论。但是,如果直接从正面不易找到解题思路时,则可改变思维的方向,即从结论入手或从条件及结论的反面进行思考,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四、从整体考虑问题有时候具体的去分析局部的细节会感到却少条件,无从下手,这时候如果我们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从整体出发去考虑问题,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五、等量代换法小朋友们一定都知道曹冲(曹操的小儿子)称大象的故事吧。曹冲用一条船,让大象先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把这条船装上石块,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的石块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为什么大象的重量可以换成一船石块的重量呢?因为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一样,只有当大象与一船石头一样重(重量相等)时,才会淹没得一样深。“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六、枚举法在数学问题中,有一些需要计算总数或种类的趣题,因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很难找到“正统”的方式解答,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对此,我们可以先初步估计其数目的大小。若数目不是太大,就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列举问题的可能情况;若数目过大,并且问题繁杂。我们就抓住对象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标准,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种情形,通过一一列举或计数,最终达到解决目的。这就是枚举法,也叫做列举法或穷举法。其特点是有条理,不易重复或遗漏,使人一目了然。适用于所求的对象为有限个。七、奇偶性分析法(1)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特别注意,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2)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性质1: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同性质(指奇偶性)两数加减得偶,不同性质得奇。性质2: 偶数×奇数=偶数(推广开来我们还可以得到: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推广开就是:偶数个偶数相加得偶数)奇数×奇数=奇数(推广开就是:奇数个奇数相加得奇数)对于乘法,见偶就得偶。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新上任的宿舍管理员拿着20把钥匙去开20个房间的门,他知道每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个门,但不知道哪一把钥匙开哪一个门,现在要打开所有关闭的20个门,他最多要开多少次?【试题来源】【题目】某轮船往返于两港之间,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那么当水的流速增大时,轮船往返一次所用时间( )。A、不变 B、减少 C、增加【试题来源】【题目】如右图,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且边长均为2cm。又E点是正方形 ABCD的中心,求两个正方形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试题来源】【题目】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36cm2,E、F、G为各边中点,H为AD边上任意一点,问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试题来源】【题目】某次数学测验一共出了10道题,评分方法如下:每答对一题得4分,不答题得0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每个考生预先给10分作为基础分。问:此次测验至多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试题来源】【题目】小明和小蓝一起跳绳,小静先跳了2分钟,然后两个人共同跳了3分钟,一共跳了780下,已知小明比小蓝每分钟多跳了12下,那么,小蓝每分钟跳多少下?【试题来源】【题目】一次考试有4道题,100人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果,第一题有91人答对,第二题有83人答对,第三题有89人答对,第四题有95人答对,请问四道题全答对的至少有多少人?【试题来源】【题目】现有一个3×4的长方形,现在任意横着切2刀,竖着切4刀,把长方形分成了15个小长方形,求这15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是多少?【试题来源】【题目】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同时分给大班和小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6个苹果,如果只分给大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10个苹果,那么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试题来源】【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5千米,乙每小时走2.5千米.与甲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的还有一只狗,每小时跑5千米,狗碰到乙后就回头向甲跑去,碰到甲后又回头向乙跑去,……这只狗就这样往返于甲、乙之间直到二人相遇而止,则相遇时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试题来源】【题目】1元钱1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1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试题来源】【题目】如右图,AB长20厘米,D、E分别是AC、BC的中点,那么AD+BE是多少厘米?。【试题来源】【题目】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出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试题来源】【题目】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每次取出两个数,要使它们的和大于100,共有多少种取法?【试题来源】【题目】商店有围巾4种,每种价钱依次是12元、10元、8元和6元。帽子有3种,每种价钱依次是9元、7元和5元。如果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配成一套,每套可以有多少种不同价钱 【试题来源】【题目】小红在做算术题时,写出了如下一个等式:264538=153×1075+64,他做得对吗 【试题来源】【题目】从3开始,依据后一数是前一数加上3,写出2000个数排成一行:3,6,9,12,15,18,21,……在这行数中第1991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试题来源】【题目】某班同学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试题共50题.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道给3分,不答给1分,答错倒扣1分.请你说明:该班同学得分总和一定是偶数.【试题来源】【题目】桌子上有5个杯子,开口全部朝上,每次同时翻其中的4个,请问是否可以经过有限次翻动使得5个杯子都开口向下。【试题来源】【题目】1+2+3+…+1993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习题演练【试题来源】【题目】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同时分给大班和小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4个苹果,如果只分给大班,那么每个小朋友将分到6个苹果,那么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试题来源】【题目】现有1个立方体,其棱长为2厘米,从横、竖、纵3个方向各切1刀,将其分成了8个小长方体,此时这8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试题来源】【题目】从下面的数中选出5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60,你能做到吗?为什么?11,33,13,7,5,17,19,15,23,31,1,3,9,21。【试题来源】【题目】判断算式:(292+293+…+395)一(163+164+…+221) 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试题来源】【题目】口袋中有1分硬币10枚、2分4枚、5分2枚和1角硬币1枚,从口袋中拿出1角,情况有多少种?【试题来源】【题目】在一张9行9列的方格纸上,把每个方格所在的行数和列数加起来,填在这个方格中,例如a=5+3=8,问:填入的81个数中,奇数多还是偶数多 多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年级奥数548 数学思想方法二(学生版).docx 四年级奥数548 数学思想方法二(讲师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