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4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4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
1.1
改革开放促发展
第一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
签订《瑷珲条约》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封建统治者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①近年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者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②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6.1 国家权力机关
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研读课本第3页内容,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富国强民的探索?
笔记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p3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的变化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彻底结束了
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彻底结束了
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彻底废除了
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
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制度基础
新的伟大革命
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极大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49
1978
2012
(十八大)
①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根本条件、政治前提)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制度保障)
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促成改革开放的因素?(历史背景)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
1840年
鸦片战争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政治前提)
(制度基础)
(拉开改革开放大幕)
伟大飞跃≠实现了民族复兴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小岗村18位农民
包干到户凭据
1978年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风险,秘密签订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并在协议书上郑重地按下了一个个红手印。他们搞起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因此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赞誉。
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安徽凤阳小岗村
改革开放的标志
1、小岗村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改革?
2、为什么改革使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标志
改革开放
内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先农村改革
后城市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国有企业)
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易混易错】
1.改革开放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标志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改革开放不是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才是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
3、改革开放的序幕?P4
知识拓展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
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兴国之要
强国之路
四项基本原则:
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立国之本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
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
十五大
1992年
1997年
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19年
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确立基本经济制度:
探究 改革开放
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基本经济制度。
……
4、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发展的?
①制度保障: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思考:了解身边的各种市场, 思考不同类型的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作用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副食品供应;满足城镇居民的“菜篮子”需求。
技术市场
人才市场
证券市场
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的营销场所和领域。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增强科技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科技的社会传播与普及。
人才市场是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招工、招聘,劳动者进行求职、投递填写简历的市场。人才市场对合理安排劳动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证券市场能引导资本流向其能产生高报酬率的企业或行业,从而使资本产生尽可能高的效率,进而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商品市场
人才市场
探究二 改革开放
五一劳动奖章是全国总工会为奖励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而颁发的荣誉奖章。2022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66个,全国工人先锋号956个。在常规表彰中,今年产业工人比重尤其突出,共计373名,占40.1%。基层一线的劳动者共计613人,占65.9%,其中农民工149人,占16.0%,科教人员204名,占21.9%。
思考:产业工人、基层一线等众多劳动者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体现了什么?
②人民力量: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教学目标
知识小结
P3-5
(1)总体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经济:我国逐步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为什么说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发展?(重点)
探究三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请结合习总书记的话语思考:5、改革开放有什么重要性?
新课探究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笔记区
阅读感悟
教材P5
中国腾飞谱新篇
第二目
探究四 改革开放的成就
思考: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
中国航母“三胎”!6月17日,中国第3艘航母下水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3艘航母福建舰下水
2012年9月25日
辽宁舰:从零起步人民海军进入航母时代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正式交付。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2022年7月8日,中国首艘全球最大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该船总长399.99米,载箱量24004标箱,创下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纪录,“海上巨无霸”比世界最大航母还长63米!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制造业第一大国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综合国力
从综合国力的角度探究我国取得的成就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综合国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指出,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截至2020年7月19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13.5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8.47亿元,医保支付12.32亿元,支付比例达到67%。
衣食住行改革后
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人民收入较快增长
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城乡就业规模
持续扩大
人民收入较快增长,
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
脱贫攻坚战
取得全面胜利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
从人民生活的角度探究我国取得的成就
探究四 改革开放的成就——国际影响方面
共建一带一路
全球抗疫
5G引领世界
中国腾飞的表现—国际影响方面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即不仅要积极吸引外资,也要积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
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腾飞的表现—国际影响方面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对外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由中国发起,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
(3)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国际影响)
6.1 国家权力机关
新课探究
6.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P6-7)
①综合国力方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强国之路)
②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富民之路)
③国际地位方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笔记区
≠领导、主导、决定、关键力量
=建设性作用
笔记
7.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重要意义)?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P5\P8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P5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P11
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知识拓展
中国腾飞
谱新篇
改革开放
促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
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
关键抉择、关键一招
最鲜明的特色
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课堂小结
我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