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湖南常德卷)-2022年中考作文解读+素材+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劳逸结合”(湖南常德卷)-2022年中考作文解读+素材+范文

资源简介

2022年常德中考
真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0年前,《北京日报》曾讲述过一个“八减一大于八”的故事,清华大学某阶梯教室里传出一阵悠扬的乐声,这是学生们在欣赏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除了这种文艺欣赏活动外,清华大学还组织了许多课余文艺社团、参加乐队和合唱队的就有二百多人,并且绝大多数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许多不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都很奇怪:“我们成天看书,怎么成绩还不如你们?”合唱队队长回答说:“八减一大于八,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八个小时中学习七个小时,参加一个小时的文艺活动、学习效率会大大超过八个小时的。”
上面的这一则旧闻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审题:
仔细阅读材料,材料的落脚点是:八减一大于八,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八个小时中学习七个小时,参加一个小时的文艺活动、学习效率会大大超过八个小时的。“学习七个小时”是“劳”,“参加一个小时的文艺活动”是“逸”。可以理解为: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张弛有度可让人调整心态,松紧自如。一张一弛才能发挥最佳水平,实现理想目标!
立意:
可以写记叙文,记录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有关“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故事,注意详略得当。如:期末考试前,我废寝忘食的复习,结果搞的在考场上头昏脑涨,成绩很不理想。然后与老师一起分析原因,老师指出要学会休息,学会劳逸结合。结果在随后的考试中成绩有了很大的气色。最后写出感悟。
可以写议论文,表达对“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看法。如:学习到精疲力竭并不是好的方法,要懂得劳逸结合才会更有效率;燃烧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有疲劳的时候,劳逸结合是一种生存的策略。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平衡,是一种美好的境界。生态平衡了,就会风调雨顺;营养平衡了,身体健康就能得到保障;而劳逸的平衡,使人精力充沛;心理的平衡,让人舒坦愉快平衡需要一种胸怀,学会平衡,就能站立起来。写议论文,注意恰当处理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类似题目:
劳逸结合、量力而行
名言引用:
一、平衡,是一种美好的境界。生态平衡了,就会风调雨顺;营养平衡了,身体健康就能得到保障;而劳逸的平衡,使人精力充沛;心理的平衡,让人舒坦愉快平衡需要一种胸怀,学会平衡,就能站立起来。
  二、属辞比事,劳逸宜均。
  三、一张一弛的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四、学习到精疲力竭并不是好的方法,要懂得劳逸结合才会更有效率。
  五、我们只有做到劳逸结合,学习时才能事半功倍。
  六、苦学数十年,希望在眼前,心情放舒缓,步子跟得紧,松弛有步调,劳逸结合好,做题要仔细,成功在等你。祝高考顺利,心想事成!
  七、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八、生活中,虽然学习和工作很紧张,但是也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磨快自己的锯子,以加快成功的步伐。没时间磨锯,就没有机会成功。
  九、人之事君也,使无难易,无所惮也;事无劳逸,无所避也。
  十、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十一、我有个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十二、父母是榜样,言行宜谨慎;兴趣是动力,良莠要区分;勤奋是捷径,劳逸要结合;德智体美育,发展要全面;锲而不舍之,必成栋梁材。
  十三、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庄炎林
  十四、燃烧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有疲劳的时候,劳逸结合是一种生存的策略。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十五、淡泊名利,动静相济,劳逸适度。华佗
  十六、学校毕竟不是游乐场,可以只顾玩耍,它的是学习的圣地,赋予了我们成为有用之材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得以学习为主,劳逸结合,努力学好每一份知识。
  十七、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十八、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十九、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二十、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名人事例:
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视强:视力用得过度。听甚:听力用得过度。智识:智慧。这几句大意是:视力用得过度,那么眼睛就不再明亮;听力用得过度,那么耳朵就不再聪灵;思虑过度,那么智慧就会产生紊乱。耳、目、脑的功用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损坏其功能。这符合科学原理,也反映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方面转化的道理。可用于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也可用于劝诫人们要善于保护自己的视力、听力、脑力,劳逸结合,不可疲劳过度。
优秀范文:
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成年人工作负担比山重,学生学习任务比海大,致使我们昼夜颠倒,夜夜不得息。但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恰当,我们应当劳逸结合,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效的事情。
古时人们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好学,却不深思这其中的问题:在极度缺乏睡眠的情况下学习与工作是否会起作用?现如今,我们学生中模仿古人“昼夜苦读”的仍不乏其人,在晚上,他们是勤奋好学、认真工作的“模范青年”,可第二天便哈欠连天,使得早上的“黄金时段”也被错过,最终却得到相反的结果。步入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用最短时间做最有效的事情,提高生活效率,使工作、学习、生活合理化,高效化,这样才可与时代共同进步。
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要求我们充实自己,鲁迅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因为我们不满足现状,不满足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精神高度……心里总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理想的高度,便可“一劳永逸”,但我们却忘记了过度勤勉带来的负面影响,忘记了“积劳成疾”的隐患。每年总是有很多人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工作岗位,暂停了自己生命的绽放,这类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不能过度的勤勉,我们应当注重劳逸结合,给自己适当的休息,该勤勉时就勤勉,该休息的时候休息,给大脑一个缓冲的时间,将时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样才可高效的生活!
注重劳逸结合,方可一日千里。正在“苦读万卷书”的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能在白天高强度学习后夜晚再“挑灯苦读”,我们更不能在一晚上“挑灯苦读”后第二天“哈欠连天”,这种恶性循环只会使我们越学越累,越学越退步,与自己刚开始的目的背道而驰。成年人更应该注重“劳逸结合”,这样才可以提高效率,走得更远!
我们正当青春年少,正值大好年华,我们应当劳逸结合,在恰当的时间做有效之事,这样才可高效学习高效生活!
类似命题:
荣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动画片《深坑》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在一段路上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大坑,这时,主角大胡子登场,他推着小推车运石头要填满深坑,他一车一车的把石头推到深坑那里,很有点儿愚公移山的味道。正在他努力的填坑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小推车掉进了深坑,他只好一趟趟的搬石头填坑。这时,一个叫大力的人物登场,他推着一块儿大石头垫在深坑的顶上,轻松地走了过去,然后回头炸毁了这块大石头。大胡子受到启发,转身也气喘吁吁的推了一块大石头准备填坑。此时一个叫大长腿的人物登场,他毫不费力轻松地迈过了深坑。大胡子受到了启发,有这种办法何苦费力推石头填坑。他来了个助跑,也要跳过深坑。可是,先天条件不行,跌入深坑摔死了。这时候,一个巨人走过来,他毫不费力一下子把深坑填满,很潇洒地走了过去,然后把石头踹下去,恢复了深坑的原貌。我们从主人公大胡子身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做人做事应该有主见;踏实行事才会成功;正视自己,量力而行方能有所成就;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范文
请学会持之以恒
人人都会遇到困难,但人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都不一样。有的人不想克服,不想坚持;有的人以苦为乐,持之以恒。人生这条路上少不了困难险阻,请学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
玄武大帝当年在武当山上修行时,曾因为一次没有把握好自己,心生邪念,一气之下决定不再修行,下山。当下到山脚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拿着一个铁棒在石板上磨,玄武觉得很奇怪,便上前问道:“您这是在干什么啊?”老妇回答道:“我在磨针啊。”玄武又问:“这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呀?”“日子久了自然能成针。”老妇说。玄武恍然大悟,马上返回,潜心修炼,最终成为一代大帝。
爱迪生发明了上万种东西,这些发明对我们今天的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当年,他发明电灯时,试用了上千种的材料,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材料——钨,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玄武大帝和爱迪生正是因为自己明白了持之以恒的道理,从而潜心修炼、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就,名垂青史。
一个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番成就。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知奋斗努力、持之以恒,只顾贪图安逸享乐,那么他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很可能郁郁而终。
梦想就像一颗种子,只有持之以恒,勇于奋斗,才能破土而出成为参天大树;梦想就像一粒石子,只有坚持不懈,肯于付出,才能成为一块美玉;梦想就像一只虫茧,只有坚持不懈,勇于拼搏,才能破茧成蝶。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美好的,但都因为种种原因不敢直面困难,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认为遥不可及。其实,困难就像一层窗户纸,只有在你捅破它之后,你才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好。
让我们学会持之以恒,勇敢地突破那人生路上的层层“窗纸”,像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一样,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吧!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动画中这个大胡子代表的是我们所有的普通人,深坑代表的是困难,而越过深坑寓意着成功。我们这些普通人想成功只能象主角一样用最笨最踏实的办法,脚踏实地的努力,填满眼前的大坑,当手推车掉进大坑时,就像我们遭遇挫折一样,成功之路会变得更加艰辛。大力用捷径的方法取得了成功,于是我们开始学习大力的方法;大长腿凭借自己的天然优势轻松的跨过了深坑,于是我们开始模仿天才,模仿的结果就是“死的很惨”!其实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是各不相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有的人很聪明,有的人有别人没有的优势,但有的人看起来只有踏实肯干这一条路可以走,然而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路,才能通往成功。材料最后给了我们写作的提示:我们做人做事应该有主见;踏实行事才会成功;正视自己,量力而行方能有所成就;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写作。如正视自己,量力而行方能有所成就。选取自己学习生活的事例,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基础和学习天赋各有差异,自己刻苦努力,却怎么也赶不上边玩边学的学霸,这就要正视自己的能力,确定好目标,和自己的昨天相比,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即可,不要与遥不可及的学霸相比,那样只会有无限的挫败感。再如“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可以写议论文,通过历史名人的事例,论证面对困难实现目标时,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要坚持方向,走下去,不要遇到困难就改变。无论选取哪个角度,注意立意要有深度,行文中心要突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