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13 方程初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奥数13 方程初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学科培优 数学
“方程初步”
学生姓名 授课日期
教师姓名 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
方程是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讲又是小学阶段的方程第一讲,所以认识了解方程一定是最重要的,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等名词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了解。
把数用运算符号与运算顺序符号连接起来是算式,算式常常要得出最后的结果。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什么是等式呢?用等号连接起来,表示左右相等的式子。因此方程只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左右两端相等的等式,它不能“计算”出最后结果。能使方程左右两断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所以我们做方程的题时要先写“解”字,表示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开始,也就是开始“解方程”。
渗透方程思想,让学生能用字母表示数字,解方程的过程准确无误,并且速度较快。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就要把这个数代入原方程,看方程两边结果是否相同。
知识梳理
解基本方程的方法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安排步骤,整体处理等巧妙方法简化解题过程。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但一定要注意改变原来的符号。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常说“移项变号”。移项的目的是为了把含有x的未知项和数字项分别放在等号的两端,使“未知项=数字项”,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怎样检验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将求出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分别计算出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结果。如果左右两边得到的结果相等,则说明方程的解是正确的。有时方程右边只有一个数,这时就要看方程左边得到的结果是不是和它相等。
在移项时,为了避免出错,应尽量“消灭”方程中的减法。当方程两边都是加法时,再把含x的项和数字项分开,这样能保证不出错。
例题精讲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习题演练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学科培优 数学
“方程初步”
学生姓名 授课日期
教师姓名 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
方程是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讲又是小学阶段的方程第一讲,
所以认识了解方程一定是最重要的,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等名词的意思一定要让
学生了解。
把数用运算符号与运算顺序符号连接起来是算式,算式常常要得出最后的结
果。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什么是等式呢?用等号连接起来,表示左右相
等的式子。因此方程只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左右两端相等的等式,它不能“计算”
出最后结果。能使方程左右两断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
程叫解方程。所以我们做方程的题时要先写“解”字,表示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开
始,也就是开始“解方程”。
渗透方程思想,让学生能用字母表示数字,解方程的过程准确无误,并且速
度较快。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就要把这个数代入原方程,看方程两边结果是
否相同。
知识梳理
解基本方程的方法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
安排步骤,整体处理等巧妙方法简化解题过程。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但一定要注
意改变原来的符号。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常说“移项变号”。移项的目的是为了
把含有 x的未知项和数字项分别放在等号的两端,使“未知项=数字项”,从而求
出方程的解。
怎样检验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将求出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分别计算出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结果。如果左
右两边得到的结果相等,则说明方程的解是正确的。有时方程右边只有一个数,
这时就要看方程左边得到的结果是不是和它相等。
在移项时,为了避免出错,应尽量“消灭”方程中的减法。当方程两边都是
加法时,再把含 x的项和数字项分开,这样能保证不出错。
例题精讲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 x 3 8
【答案】5
【解析】
解:
x 3 8
x 3 3 8 3(两边同时-3)
x 8 3
x 5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9 x 6
【答案】3
【解析】
解:
9 x 6
9 x x 6 x (两边同时 x )
9 6 x
9 6 6 x 6 (两边同时-6)
9 6 x
3 x
x 3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
【题目】解: x 4 2
【答案】8
【解析】
解: x 4 2
x 4 4 2 4(两边同时 4)
x 8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3x 9
【答案】3
【解析】
解: 3x 9
3x 3 9 3(两边同时 3 )
x 3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2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4x 3 3x 8
【答案】5
【解析】
解:4x 3 3x 8
4x 3x 8 3
x 5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2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4x 6 3x 1
【答案】5
【解析】
解: 4x 6 3x 1
4x 1 3x 6
4x 3x 6 1
x 5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13x 8 14x 2
【答案】6
【解析】
解: 13x 8 14x 2
8 2 14x 13x
6 x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2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12 4x 3x 2
【答案】2
【解析】
解:12 4x 3x 2
12 2 3x 4x
14 7x
x 2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
6 3 x 18
【题目】解方程:
【答案】0
【解析】
解: 6 3 x 18
6 3 6x 18
6x 18 18
x 0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
2 x 3 3 x 1
【题目】解方程:
【答案】3
【解析】
解: 2 x 3 3 x 1
2x 2 3 3x 3 1
2x 6 3x 3
6 3 3x 2x
3 x
x 3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
12 3x 4 x
【题目】解方程:
【答案】4
【解析】解: 12 3x 4 x
12 3x 4 x
12 4 x 3x
16 4x
x 4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习题演练
【试题来源】
15x 30 6x 39
【题目】解方程:
【答案】1
【解析】
解: 15x 30 6x 39
15x 30 6x 39
15x 6x 39 30
9x 9
x 1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
【难度系数】2
【试题来源】
15 2 x 3 3x
【题目】解方程:
【答案】4.8
【解析】解: 15 2 x 3 3x
15 2x 2 3 3x
15 2x 6 3x
15 6 3x 2x
21 5x
x 4.8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2 3 x 26 92 x
【答案】4
【解析】解: 2 3 x 26 92 x
2 3 x 3 26 92 x
2 3x 78 92 x
3x x 92 78 2
4x 168
x 42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
【题目】解方程:4 x 1 3 x 1 2x 3
【答案】4
【解析】解: 4 x 1 3 x 1 2x 3
4x 4 1 3x 3 1 2x 3
4x 4 3x 3 2x 3
4x 4 3x 3 2x 3
x 4 3 2x 3 3x
4 3 3 2x 3x 4x
4 x
x 4
【知识点】方程初步
【适用场合】随堂课后练习
【难度系数】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