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基本特征描述出来。(2)能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学会使用酒精灯。(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2、预习范围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态的变化与_______有关。2.温度的测量(1)温度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用的温度单位叫____________ ,单位符号是_____。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_________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以下的温度可以读作“零下”或“负”。三、预习检测1、写出下列温度。人体正常的温度_______,开水的温度______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2、在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______________,不要碰到_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_____相平。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4、0℃的水和0℃的冰,两者相比较 ( )A.0℃的冰要冷一些 B.0℃的水要冷一些C.冷热程度相同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从图中可以发现 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热岛效应”。(2) 请结合图中数据以及你的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3) 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二、随堂检测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7℃.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和8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是( )A.37℃,38℃ B.36℃,37℃. C.37℃,37℃ D.38℃,37℃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后”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 ( )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C.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D.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4、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参考答案预习案37.55℃;100℃;0℃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容器底或容器壁,上表面CC探究案ADD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