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时事热点:“二舅”全网刷屏,我们“敬二舅”是在敬什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时事热点:“二舅”全网刷屏,我们“敬二舅”是在敬什么?

资源简介

目 录
“二舅”全网刷屏:与其精神内耗,不如用力生活 1
命运如刀,二舅如歌 3
二舅刷屏,“敬二舅”是在敬什么? 6
“二舅币”尽显投机主义者功利嘴脸 7
放过”二舅“,就让他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吧 9
二舅,其实是每一位朴实的父辈 12
“二舅”全网刷屏:与其精神内耗,不如用力生活
近日,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全网刷屏。在全长11分钟的视频中, Up主@衣戈猜想以平缓的语调、富有文学性的旁白和真实的画面,讲述了在农村生活的二舅的前半生。在社交媒体上,视频中的二舅和他身上发生的故事,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视频的弹幕上,满屏都是网友打出的“敬二舅”。“二舅”的经历,是无数平凡人生活的缩影,这种“渺小的伟大”,触动了很多年轻人。不少人从这则视频中,回想起身边与二舅相仿的亲人,也有人想起了一些经典小说、影视剧中平凡而又不向生活低头的主人公。
视频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普通人的一生,往往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开头Up主这样介绍二舅:“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而说到“天才少年”,大家想到的恐怕不只是那些令人羡慕的人,也有那些命途多舛、让人感动唏嘘的人。比如今年年初同样在全网刷屏的“天才译者”金晓宇,就是一例。
视频中,二舅的人生经历所对应的时代印记,距离人们并不遥远。比如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年代,二舅因为打针落下残疾;因为身体原因,二舅未能返回学校继续念书、参加高考;没能走出农村的二舅,只能学门手艺、做个木匠;“生产队没了”,二舅开始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化;此外,二舅给两个妹妹手工制作、创意贴牌的家具嫁妆、听起来有些魔幻却又忽然离去的爱情,以及攒钱为养女买房等故事,也有鲜明的时代痕迹。个体的人生经历或有差异,但社会记忆则是相通的,最能牵动人的思绪,引发人的共鸣。
当然,人们的感动、共情,其实是通过Up主的描述产生的。视频中,二舅是沉默无声的,只有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能帮助人们更立体多维地了解二舅,以此将旁白所讲述的事迹和二舅本人联系起来。在叙述过程中,Up主的表述方式、修辞方法也很重要,所以戳中大家的“泪点”。比如使用“homie”这样的网络流行词,提到汪曾祺笔下的父亲形象“老顽童”、电影《棋王》中关于“奇才”的台词、以及电影人物形象“树先生”等,这使视频更能体现Up的主观视角和情感倾向,也和被叙述者二舅细碎的生活拉开了距离。
距离会决定我们对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看法。看完视频,估计一些人会有按捺不住的好奇心,想要继续追问和围观二舅的故事。然而,正如Up主@衣戈猜想发文所说,“让二舅安安静静的陪姥姥生活在那个小山村吧,那就是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尾。”事实上,一定的距离感,也正是“二舅”形象引发这么多共鸣的原因之一。
现实中的二舅,可能说的是方言,不会像Up主时不时说出几句扣人心弦的金句。放大观察之后,二舅身上的传奇色彩也未必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浓厚。某种程度上,二舅的生活状态可能是自发自为的,外界所赋予的意义,不见得就是其生活中所奉行的准则。不过,对和真实的二舅在生活中没有交集的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从“二舅”的形象与经历中感悟到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真实”。
现在大家所说的精神内耗,既包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的压力、烦心事,也包括很多不值得困惑的困惑。这部分人并非不知道有一些情绪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但却很难将其驱逐出去,还自己一个澄净和专注的心境。因此,二舅在生活中经受的磨砺和挫折,在给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激励和治愈一部分人。视频结尾,二舅在曲折不平的山路上蹒跚着向前走,回头那一刹那,让不少人感触颇深:人生一路走来,一些生活中看似无法逾越的困苦,其实咬咬牙也就熬过来了。我们欠缺的,或许是二舅那份用力生活的勇气。
在内容市场上,不乏讲述苦难的视频,呈现乡村生活,比如做饭、木工、种地、绘画等的视频也有很多,但《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能脱颖而出,是因为这种非虚构的视频将目光对准了平凡人的闪光点,既接地气,亦有关怀。可亲可敬的二舅,显得平凡而又伟大,视频中的内容,也呈现出了一片未经刻意美化,但同样令人舒适的乡村人际关系和生活图景。
在农村,像二舅这样勤劳肯干的人有很多,或许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二舅们”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被框定,在压力和阻碍面前,他们总是主动寻求出路,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活法。视频中有句话,被很多人转发到了朋友圈,“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人生在世,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不见得多么轻松,因为人生的价值感很可能从承担责任中产生,但往事如烟,不纠结于过去、不沉沦于遗憾,我们才能拥有往前走的动力。
当然,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视频是对苦难的轻描淡写,对乡村生活的描摹也过于浪漫抒情。这种看法有其启发意义,提醒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乡村,而不是“掉入温柔乡里”,只看到乡村生活中柔软亲切的细节,而忽视了现实质地坚硬的那一部分。比如现在乡村有老年人无法很流畅地使用智能手机,随着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或到城市发展生活,留守老人、村庄空心化的现象也会出现,这些人面临的困境在视频中也有体现,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命运如刀,二舅如歌
“总算是流干了眼泪,总算习惯了残忍,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在烂醉的清晨,像早前的天真梦想,被时光损毁……..人如鸿毛,命若野草,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B站上up主“衣戈猜想”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刷了屏,朴树《傲慢的上校》里这段歌词,机缘巧合勾勒出“二舅”的人生轮廓。
曾经村中的天才少年,未来的工程师,被村里的医生四针打成了残疾,二舅求学之路就此中断。二舅拒绝下床,在床上看了一年的《“赤脚医生”手册》。生活不是小说,二舅没有从这本“宝典”中寻得一个医腿治病的药方,而是发现了腿废不能自医的硬伤。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显然,意外追上了二舅的明天,截胡了二舅的未来。
视频中说:“遗憾在电影中是主角崛起的前戏,在生活里是让人沉沦的毒药。”然而,二舅既没有崛起,也没有沉沦。木工成为了他人生的新支点,他为出嫁的妹妹打造了奢华的家具,用半生积蓄为领养的孩子买房,用66岁的身体赡养88岁的老母亲……
二舅没有活成神话,没有在逆境中创造奇迹名扬天下,二舅也没活成悲剧,没有在顾影自怜中抱怨命运的不公。二舅没有活成阿甘,没有在一路向右的奔跑中甩开腿上的枷锁;二舅也没有活成肖申克里的主角,用小锤子挖开生活的牢笼。上帝将一切祝福和美好还给了经受住考验受难的约伯,而如刀的命运对二舅开的玩笑却没有一个完美的句点。
视频中的二舅是个狠人,他拥有勇气,竭力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他拥有豁达,能坦然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他拥有智慧,能辨别二者的差异。二舅有一种平凡却不平庸,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虽然没有胡得一手好牌,却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到了最好。
在视频中,“敬二舅”的弹幕密密麻麻从屏幕上飞掠而过。我们钦佩二舅,在情感共鸣中,我们或许在羡慕二舅的坚韧中自惭形秽,又或许能从自己或身边人身上找到二舅的影子,但又有几个人愿意接受如二舅般的命运安排,活成另一个二舅呢?
二舅扎根于乡村,那里是他的根。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他赡养,下有养女需要他为之奋斗,身边的乡亲需要二舅的木工手艺。生活的齿轮逼着二舅从沉沦的泥淖中挣脱,并将二舅打磨成生活环境所需要的模样。难能可贵的是,二舅仍有有汪曾祺笔下父亲汪菊生的一份闲情野趣,自制二胡、自学算命,活出生活的厚度和细节。
二舅真的能治愈我们的精神内耗吗?从摩天大厦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头攒动,如密密麻麻的蚂蚁。机会和平台的缺乏往往消磨掉了年轻人心中的诗意。当我们独自面对城市生活中的那些如潮涌的困惑,我们或许早已忘了当初来到这里的冲动。
不是在内卷中竞争那一点稀缺的社会资源,便是在躺平中摆烂。生活一天一天总变得朦胧,阳光一分一分总变得陌生,城市里来来往往的忙碌,总变得空洞。我们捧着手机看二舅的生活,静静享受一个人黎明之前孤独的狂欢。离开了乡土,回到了城市,这样的治愈又能持续多久呢?
实际上,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二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便遇到了当年“治坏自己”的医生,也能戏谑的骂一句,然后做那个从不回头看生活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平凡的,生活中总是带着未能圆满的遗憾和瞬间消逝的精彩。也许人们也曾心怀梦想,希望自己即便不能像太阳一样永恒,也能像流星一样在转瞬间划破漆黑的长夜。而二舅的事迹却告诉我们,即便二者都没有做到,也不熄灭心中对生活热情的那一个小火苗。二舅是年轻人诗意回归的引路人,在如刀的命运面前倔强又骄傲的活着。
人们看完《二舅》的视频后,给出了让二舅去各大短视频直播的世俗救赎路径。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对二舅的言说,二舅在视频平台上是沉默的,被人叙述的。二舅不是从天而降的超人,而是在生活重压下坚韧的凡人,无论二舅之后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他对自身人生之舵的把握。
二舅刷屏,“敬二舅”是在敬什么?
这两天,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持续在朋友圈和互联网平台刷屏。在11分钟的视频中,讲述者用平静的语调、细腻的旁白和真实的画面,将二舅苦难而饱满的大半生娓娓道来。看完视频,有人认为二舅是现实版的《活着》,有人从二舅身上看到普通人的不易,引发广泛共鸣,在视频弹幕上打出了满屏的“敬二舅”。
生活不易,网友的“敬二舅”之情不难理解。二舅的前半生充满坎坷,面对意外残疾的事实,他也曾一度沉沦消极,但接受现实后,身体力行打好了一把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烂牌。当二舅拖着残疾的身体走出困顿的生活,他甚至已经不需要围观者投以同情或叹息,反而给后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视频中,二舅并没说任何一句话。我们当然明白,因意外残疾的人生浓缩到11分钟的视频中,一定省略了很多心酸坎坷的部分——在二舅的现实生活中,在他与生活磨合的大半生中,少不了软弱无力、卑微失落的一面,这同样是“二舅”收获满屏敬意的重要因素。
视频的标题说,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现代人所谓的精神内耗,往往是宽泛的,它可能是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困难、困惑或者某种情绪。事实上,和二舅一比,大多数人似乎不再有悲观叹息的资格,但他们同样需要面对人生中的偶然,以及因偶然引发的一连串后续。在二舅那里,这个偶然是一天内打了四针导致残疾,这堵上了他考大学改变人生的道路,他必须在乡村寻找到新的出路。对应到普通人,在漫长的人生中,面对充满不确定的环境,如何走过四季,过好一生,同样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二舅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管多难,他总有办法,而他的办法对我们也不乏借鉴意义。首先,在精神上,二舅永远向前看;在实操中,二舅有木工手艺这个立身之本;在生活中,二舅对八旬母亲的照料、对领养的孩子的付出,以及他用卓越的维修能力和乡村的家家户户发生的连接,让他成了生活中被需要的人。在助人的同时,活出了自己,这是二舅充满力量又具普遍治愈力的“活着”。
当然,抛开二舅励志的一面,我们也有必要思考:对于二舅这样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在围观之余是否可以在他“重生”的过程中做些什么?不妨看一下二舅身上的多个标签:如今他是一名战胜苦难的励志老人,但他也曾是被打错针的苦闷少年,是办不下残疾证的愁苦中年,是只能靠做木工攒养老金的自强老人,还是一位有八旬母亲需要照顾的残疾人……从很多网友的留言中可知,“二舅”在乡村并非个案,很多凭借一己之力努力生活着的“二舅”们,大多数时候甚至无法“被看见”,更别提得到外界的帮助。
因此,期待此次“二舅”刷屏,可以不止于围观。“敬二舅”之后,希望有更多的“二舅”被看见,被善待,在他们的人生遭遇困顿时,能有专业的部门和机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而不是任他们凭借自身的顽强与命运搏击。这或许也是遭遇精神内耗的现代人可以给予二舅的真正敬意。
“二舅币”尽显投机主义者功利嘴脸
“二舅币”跑不跑路,都改变不了其非法货币的属性。
短短几天内卷进舆论漩涡的“二舅”,竟成了币圈的题材。
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目前已经出现了名为second uncle coin(二舅币)的数字货币,发行人已经疑似跑路。
但是,该币的疑似发起人不承认该项目为骗局,并在社交平台声称会将筹款捐赠给“二舅”,为其提供养老保障。目前,该项目还在持续发布有关该币交易的定期公告。
现实是,“二舅币”在市场上暴跌99.7%之后,高达130万美元的财富随之蒸发。这是不是一个财富骗局,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有明确的判断,而“二舅币”跑不跑路,都改变不了其非法货币的属性。“二舅币”在币圈里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坑”,摆在那里,遗憾的是不少人却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
有专家表示,公益活动应该符合合法原则。在我国,发行虚拟币,是一种非法的金融行为,因此,“二舅币”不可能属于合法的公益筹款行为。
此外,“二舅币”项目方在宣传中使用“二舅”的照片,可能涉及侵犯“二舅”本人的肖像权以及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若其谎称将收益捐给“二舅”吸引公众购买,则可能触犯刑法涉嫌诈骗。
在圈外人看来,这好像是“人傻钱多”的故事,而在币圈不过是各种荒诞现象的一个日常缩影。
目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虚拟币已达百种之多。对投资“小白”来说,比特币已经“高攀不起”,但是又不想错过下一个比特币,于是就跟风玩各种“山寨币”“空气币”。
虽然“二舅”的故事,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但是视频中“二舅”平凡的形象和坎坷的人生还是感动了无数人,成了一个刷屏的人物。
在网络上有流量就有生意,币圈也不例外。在一向盛行炒作题材的币圈,“二舅”成为被人圈钱的工具,投机主义玩出了新高度。不过,这也并不是多么意外的事,毕竟狗狗币、猫币、狗屎币等,这些也曾被热炒的虚拟货币,听起来也不比“二舅币”正常多少。
购买“二舅币”的投资者,纵然有可能是“小白”,未必就不知道“二舅币”是个“坑”。只是投机心理过盛,以为落在自己手里的不一定是“最后一棒”,只要快进快出,赚一把就走,就达到了投资目的。可惜,奇葩的“二舅币”只有快进没有快出的机会,买完就崩盘。
在投资市场,“二舅币”的故事比“二舅”的故事更有教育意义。如今,币圈的泡沫已经来不及膨胀,就开始破灭。还在幻想一夜暴富的普通投资者甚至都看不到“天亮”。“二舅币”再次警示投资者,越是遇到会蹭热点、会讲故事的发行人,越是该绷紧一根弦。若真把投资做成投机,难免要落到投机陷阱中。
“二舅币”的发行人可能已经涉嫌诈骗罪,而“二舅币”的受害人能否依法追回损失,尚有很大疑问。币圈交易跨境跨流域的特点,决定了币圈不仅套路很深,维权也难,能在事后成功追回损失的投资者可以说少之又少。
“二舅”的故事里说,“二舅”是村里“第二快乐的人”,因为他是“从不回头看的人”。要做投资市场的受益者,首先要远离非法货币炒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被割韭菜,在“二舅币”的事故中不妨多一点“回头看”,否则下次可能还是欲哭无泪。
放过”二舅“,就让他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吧
7月25日B站UP主@衣戈猜想更新了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个名称平平无奇毫无噱头的视频,在一天的时间里飞速蹿红网络,点击量暴涨,朋友圈刷屏。截至7月28日中午,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500万,是全站排行榜最高第一名。
UP主以诙谐生动,但无比真实的口吻叙述了“二舅”过去60多年的人生。这让视频前的每一个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二舅”。我们从二舅的身上看到了命运的无情,但也看到了生命的韧性和人生的坚挺。
随着视频的爆红,无数网友都开始好奇,现实中的二舅知道自己爆红网络吗?二舅现在过得还好吗?
衣戈猜想在媒体采访中透露,二舅知道自己在网上火了,但是并不大相信自己走红。他搞不懂什么是B站,什么是热搜,二舅完全不知道这些网络上的东西。虽然二舅会使用智能手机,但是他的一方天地也并没有因为互联网而产生巨变。
“二舅只会和家人视频通话,闲暇之余,二舅会去看那些传授维修技巧的短视频。”
仅此而已,二舅的一方天地独立于互联网的嘈杂喧嚣。继续过着自己的平淡人生,继续孝敬自己的老母亲。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和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
二舅在童年时由于一次医疗事故而落下残疾,四针断送了他继续上学的念想。残疾之前,二舅曾是村里学业最好的,但是厄运袭来,二舅便一蹶不振。三年之后,二舅家里来了个木匠。木匠做了三天,二舅也学了三天。就三天时间,二舅学会了木工,此后二舅就靠着给人做木工养活自己。
二舅先是进了本地的生产队替人做木工。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二舅的足迹走遍了周边的村子,也走到了更远的北京。
靠着自己的木匠手艺,二舅帮亲人和村民制作家具。甚至能贴上当时时髦的“上海牌”,“北京牌”的贴纸。
“他一直觉得这辈子只能顾得住自己,顾不住别人了”
二舅虽然嘴上说着只能顾得住自己,但其实他顾上了很多人。
首先是二舅领养的女儿宁宁,他掏出半辈子的积蓄帮宁宁买了婚房。
其次是二舅的88岁老母,帮她洗脸,帮她洗脚,带着她做木工,也督促她锻炼。
然后是村里的村民。二舅是村里的能人,村民碰到问题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二舅。二舅总是有办法,他会修理村子里的一切东西,除了智能手机,汽车和电脑。虽然村里人都称呼二舅为”歪子“,但是大家都清楚,他们都爱这个歪子,也离不开歪子。
但是,随着二舅的爆红,各种流量和网红开始疯狂追踪二舅的身影。他的住址在哪里?他的生活环境又是如何?这些毫无底线的流量试图攻占二舅的隐私。
好在衣戈猜想于7月26日在微博回应:
“知道二舅的人这两天越来越多,多到让我有点不安了,我已经让宁宁开车把二舅和姥姥从视频中的那个小山村接走了。宁宁解释说是突然想他们了,所以他俩还挺开心的。接下来他们暂时不会回村,直到大家已经想不起他们。这段时间他们会比较自在的住在某个不会被任何人打扰到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对二舅的所有关切就简单的起于线上,止于相忘,渺渺神交一场。”
二舅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只留下了他的背影。没有迎合流量的吹捧,也没有惊扰村民的生活,暂时离开小乡村或许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保护二舅的一方天地,并且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素人意外走红,继而被迅速消费,最后被流量遗忘。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社交媒体上从来都不缺网红,但是一直缺少一份普通人的真实。
而二舅的身上,这份来自乡野和泥土的真实却是打动千万网友的最宝贵因素。我们能从二舅身上看到万千普通人的生活,虽然充满困难,但是依然执着生活。不因困境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不因过往的遗憾而阻止前进的步伐。
放过二舅吧,让他的生活继续宁静,继续在他的一方天地中安稳生活。
二舅,其实是每一位朴实的父辈
弗洛伊德说:“有一天,当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你会发现这些斗争不息的岁月,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二舅的视频刷屏了,不过短短11分钟,却浓缩了一位中国普通农村老人,坚韧而伟大的一生。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二舅凭一己之力,活成了不屈的模样。
二舅,其实就是我们身边每一位朴实的父辈,每一位无论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认真活着的人们。
幸福千篇一律,不幸却千姿百态。面对不期而至的苦难,能活出二舅这样的境界,很不容易。
所谓精神内耗,更多是为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患得患失。明明比别人拥有了许多,却依然焦虑于一无所有。要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要么被别人一个不经意举动郁闷,要么鼓吹过度追求完美,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试问,你真的那么优秀吗?你真的做得足够完美吗?你只是有一颗玻璃心罢了。
比起二舅,朋友圈炫富的周某拥有的足够多,可却贫乏得令人发指,周某把自己父子比作严嵩父子,他显然不知道严嵩父子是何等结局。
真正的强者,是含着眼泪却拼命奔跑的人。二舅,在人生这条路上,心无旁骛地奔跑,最终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最新消息:二舅的视频拍摄者说,已经将二舅和姥姥从视频中的那个小山村接走了。
虽然“摆拍门”“导演门”之说此起彼伏;虽然也有阴谋论者:部分事情可能并非如此,怕被人上门问,怕人设崩塌。
但,赢得流量,却又拒绝流量,就是掷地有声的明证。
二舅终于没有不落俗套地沦为“大衣哥”“拉面哥”,这是最治愈的。
二舅需要被看到,但二舅不需要被围观。
愿治好大家精神内耗的二舅,安好。
愿被二舅治好精神内耗的你们,不要就此散去。
你只需努力,剩下的交给时光:只要开始,一切都不算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