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过程活动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提问题→猜测→设计→实验→结论→反思点燃前1、蜡烛的组成:2、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3、用小刀切割放入水中:讨论蜡烛的硬度和密度点燃蜡烛1、仔细观察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2、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3、取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比较被烧得情况,得出结论4、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震荡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熄灭蜡烛1、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复燃?推测白烟是什么?活动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查阅以下信息:(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现象?(2)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各有什么现象?推测氧气可能有的性质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有什么现象?推测二氧化碳的可能性质2、探究实验呼吸是我们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那么,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猜想与假设】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因为氧气被人体所吸收。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因为吸进的氧气与人体中的某些物质反应后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提出问题】1、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多呢?2、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都比空气的多呢?(阅读P14)【拓展延伸】:1、如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2、如何收集一瓶大棚内的气体?3、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两瓶无色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总结反思】【课堂反馈】1.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2.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空气3.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5.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我们必须做到( )A.及时记录活动所需时间B.善于观察合作者言行C.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探究活动D.观察并记录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的观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7.写出下列(见图)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A 2. B 3 C 4. A 5 D6实验 实验 实验现象 记录 分析 化学原理 科学探究7①烧杯 ②集气瓶 ③水槽 ④胶头滴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