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常用的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自主学习]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剧烈______________。因此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燃烧的条件推出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
【实验7-1】
1、我们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而红磷__________,烧杯中的白磷____________。
2、对准烧杯底部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为什么薄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燃烧?说明燃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由本来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结论: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剧烈______________。因此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当堂演练]
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杆着火点高
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少
2、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 )
A 最低温度 B 最高温度 C 平均温度 D 熔化温度
3、小明拿一瓶汽油,打开瓶盖放在空气中,他发现,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其原因是( )
A 是液态物质 B 与氧气接触少 C 具有挥发性 D温度低于着火点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 (2012年重庆)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火焰出现的地方应该是 (填a、b或c)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a 4P+5O2 2P2O5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小组交流】燃烧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发生了火灾,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结论: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推出灭火的原理
【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方法,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烧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油锅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小组交流】看谁总结的灭火方法多。
活动与探究
灭火器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表7-2填在表格内
灭火器 适用范围
[当堂演练]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 应使用的灭火器是
A.泡沫灭火器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以上三种灭火器均可
3、实验室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要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反思与交流
学完本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当堂检测
1.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
A.可燃物 B.氧气 C. 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温度、着火点与空气接触三个方面比较:
①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相同的是__;不同的是_______;
②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相同的是__;不同的是____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水中的白磷通如氧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3、实验室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要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1、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
2、小倩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粮】小倩查阅资料,记录了下了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MgO MgC2 Mg3N2 Mg(NO)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
[提出猜想]联系资料,小倩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倩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她的方案可能是 ;
【实验结论】根据小倩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3、亚沙会是亚洲最大的沙滩体育盛会。
(1)亚沙会采集圣火的采火棒顶部由纯棉纱构成,棉纱中添加了适量的煤油。棉纱不易点燃,而煤油容易点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采火棒的火焰达到所需的高度,添加煤油要适量,从而保持棉纱内有足够的孔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沙会火炬——“凤舞金沙”,使用丙烷(C3H8)气体为燃料,燃烧后对环境无污染。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