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3.3 光的直线传播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掌握光线的概念,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知道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影成像等。
(3)了解光速及光年的概念,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光在空气及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物理的实验方法。
(2)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的宏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体验物理探究的过程,激发其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光与的密切相关性。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以及光的传播速度。
四、教学难点
对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追影子”,观察影子的产生与变化。
【思考】影子从哪里来,又为什么会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子产生的奥秘:光的直线传播。
(二)讲授新课
1.光源
请同学们列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发光的物体。
PPT展示图片:太阳、白炽灯、台灯、手电筒、霓虹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以上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结论】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以上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之分。
探究光的传播
光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
引导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中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非均匀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组织学生归纳结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3.介绍光线的概念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的光线及光的传播路径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画一画光路图,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4. 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1)影子的形成:想一想在光下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光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后,在这个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2)影子为什么会随着人与光源位置的改变?试画图说明。
(3)PPT演示小孔成像:点燃蜡烛置于纸板前,用白纸在后面能找到蜡烛倒立的像,换一个不同形状孔的纸板重做还能找到蜡烛倒立的像。
5. 光速与光年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参考科学世界了解光年以及光年的单位。
【注意】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小。
(三)重难点精讲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非均匀介质中会发生偏折。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汽化与液化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知识掌握的要求不高,但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