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光的反射教案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光的反射教案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3.5 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反射的概念,知道光反射的分类。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会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
(3)学习镜面反射的概念及其性质。
(4)了解漫反射的概念,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5)了解光的可逆性及光线图。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光的反射现象,观察实验过程,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并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信息。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
(3)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会用作反射光路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体验“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的过程,培养其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光反射规律探究的过程及结论的概括。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眼前事物尽收眼底。“不见五指”是因没有光射入眼睛,“闪电”时,为什么 能看见本不发光的物体呢?
【思考】你想知道这些来自哪些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光的反射
课堂上让学生用激光手电射击屏幕上的圆环,最早最准确射中靶心者获胜。激光射击是利用光的什么性质?
【结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回想一下我们是否接触过光的反射定律,它具体是怎样描述的?
引导学生回想在平面镜成像时用到光的反射定律。
组织学生归纳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
①由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②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用虚线画出。
③由入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入射角一般用字母∠i、∠a或∠1表示。
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反射角一般用字母∠γ、∠β或∠2表示。
⑤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属于光的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点:
镜面反射 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水面等。漫反射时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
【注意】判断反射到什么表面,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来区别两种反射。
5. 光反射的可逆性:
光的可逆性是一种物理现象。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界面时,必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或折射)出去,这种性质叫光路可逆性或光路可逆原理。
(三)重难点精讲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光的反射是可逆的。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知识掌握的要求一般,但是培养自己试验与思考去验证真理的做法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