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西北地区第3课时 能源基地(选学) 沙漠治理和草场保护知识点 1 能源基地(选学)1.在图中找出克拉玛依油田、塔中油田、霍林郭勒煤矿、赤峰煤矿。2.在图中描出兰新线、包兰线。读图,回答1~2题。1.(选做)我国面积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预计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是下图中的 ( )2.(选做)西北地区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沿铁路、公路分布B.沿河流及有水源的地方分布C.沿山脉两侧分布D.分布在盆地中部知识点 2 沙漠治理和草场保护沙漠治理 在沙漠边缘修建“ ”和 草 场 保 护 ① 用金属网围成“草库伦”,限定放牧牲畜的范围,保持牧草的轮替生长② 控制牲畜数量的 ,保证草场的恢复 ③ 从 变为 ,大大减轻了对草原的破坏 将上表补充完整。读表,回答3~4题。3.西北地区治理环境的重点是 ( )A.治理水土流失B.兴修水利,防止水患C.高寒草场保护D.防治沙漠扩大和草场退化4.防治草场退化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科学养畜 ②建设人工草场 ③培养优良牧场 ④划区轮流放牧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选做)关于西北地区交通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包兰、兰新等铁路B.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C.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是重要的稀土矿产地D.天然气资源丰富,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 (选做)新疆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以上。结合“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2~3题。2.该工程一线的起点位于的地形区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 )①西北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读“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回答4~5题。4.我国荒漠化土地中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新疆 B.内蒙古C.西藏 D.宁夏5.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降水量减少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下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8题。6.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气温和降水C.土壤 D.放牧习惯7.根据不同季节,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对应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8.周期性迁移轮牧的好处主要是 ( )A.改良牲畜的种类 B.减少牲畜的病害C.减轻草场的压力 D.躲避牲畜的天敌9.下图为“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气候干旱,导致该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我国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关键在于西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据此完成知识结构图。(均填字母)A.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B.退耕还草,合理放牧C.土地荒漠化、沙漠化D.气候干旱,多风沙E.种植业 F.山地林区10.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我国在此建设了一个跨世纪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你知道这个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吗 教师详解详析第四节 西北地区第3课时 能源基地(选学) 沙漠治理和草场保护【基础双练】1.A [解析] A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是山西省,C是云南省,D是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以上。2.B [解析] 西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沿河流及有水源的地方分布,呈点状、带状。3.D [解析] 广大的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和草场退化的根本原因。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D [解析] 我国西部地区草场退化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过度垦荒。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治理措施是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实行圈养,培养优质牧场,科学养畜。【能力双测】1.B2.B [解析] “西气东输”工程一线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3.A [解析] 由图可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我国的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4.A5.C [解析]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6.B [解析] 天山海拔高,不同海拔地区气温和降水不同,因此牧民因地制宜,不同季节在不同海拔放牧。7.A 8.C9.如图所示10.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