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0雨和雪 知识梳理1.下雨,下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2.下雨前的天气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和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答:云层覆盖天空时,要下雨的云层会加厚,云底逐渐变低;云层越厚,说明云层中积累的水蒸气含量越高,当水蒸气的含量到达一定值时,遇到冷空气就会形成雨滴。3.根据观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往金属盒里加入冰块,然后向玻璃箱里喷雾器,观察金属和底部发生的现象。4.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答: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5.下雪时天气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与雪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答:下雪的条件:(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2)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6.结合雨的形成,推测雪是怎样形成的?答:雪是从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结而成。7.冰雹的形成冰雹,也叫雹,在春夏之交和夏季最为常见,冰雹小的如绿豆,黄豆,大小大的有栗子,鸡蛋那么大,冰雹可以毁坏农作物,砸坏建筑物,车辆,甚至砸伤身体。冰雹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为水滴或冰晶。水滴或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被上升的热气流托起,再次上升。如此反复,冰晶逐渐增大,直到成为较大的冰粒。当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它们时,冰粒就会降落到地面,成为冰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