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水平测试卷习题课件(共4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水平测试卷习题课件(共44张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测试卷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江水泛绿的原因是( )
A. 树的倒影 B. 诗人的错觉
C. 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 D. 江水本色
C
2. 泥炭藓是一种苔藓植物。倒伏腐烂后,经长年挤压后成为泥炭,可做燃料、肥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泥炭中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
B. 泥炭藓靠种子来繁衍后代
C. 泥炭藓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
D. 泥炭藓中水分运输的途径是根→茎→叶
A
3. 卷柏又叫“九死还魂草”,具有收敛止血、止咳化痰等功能,其植株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卷柏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B
4. 以下4种植物中,代表蕨类植物的是( )
C
5. 如右图所示,能分别为大豆种子和玉米籽粒的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
A. ②⑨
B. ⑤
C. ④⑦
D. ⑤⑩
D
6. 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②种子播种在肥沃土壤中一定比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萌发更快 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 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
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 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
A. ②③⑥ B. ①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C
7. 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等产生孢子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发达的根、茎、叶
B. 用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
C. 保水能力强
D. 在植物界种类最多
B
8. 秋天,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树洞里以备过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松鼠体内流动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 松鼠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松树不是
C. 松子是松树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D. 松树的根、茎、叶等器官组成提供营养的系统
A
9. 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 能进行呼吸作用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10.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1滴碘液 ②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外形 ③用刀片将玉米种子纵剖 ④用放大镜观察胚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④→①
B
11. 种子播种以后,如果遇到雨涝,种子就很难萌发,主要原因是( )
A. 缺少空气
B. 缺少阳光
C. 温度太低
D. 种皮太厚
A
12. 下图为不同部位受到损伤(阴影表示损伤部分)的4粒同种植物种子。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种子是( )
D
13. 实验表明,种子在萌发时释放出了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来自种子的( )
A. 胚乳 B. 有机物
C. 胚 D. 无机物
14. 选200粒种子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有50粒种子没有发芽,请问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
A. 20% B. 25%
C. 75% D. 80%
B
C
15. 右图是叶芽的纵切结构及其发育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幼叶,发育成④
B. ②是芽轴,发育成⑤
C. ③是芽原基,发育成④
D. 叶芽发育成枝条
C
16. 无土栽培番茄植物幼苗时,生长状况较好的是( )
A. 清水培养液
B. 生理盐水培养液
C. 土壤浸出液
D. 富含多种有机物的培养液
C
17. 下图为小麦不同发育期需水总量的统计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需水量基本相同
B. 小麦在灌浆期需水量最多
C. 灌浆期小麦吸收的水
分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 从图中可看出,
小麦每天的需水量不相同
B
18. 某植物茎秆细弱,易倒伏,叶色发黄,老叶焦枯,此植物一定缺乏(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硼肥
C
19. 将小麦种子充分燃烧后,剩余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在根尖被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 无机盐、根冠
B. 有机物、分生区
C. 无机物和有机物、伸长区
D. 无机盐、成熟区
D
20. 在公园中常常会看到园林工人给刚移栽的树木进行“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应该插入树干的( )
A. 树皮
B. 木质部
C. 韧皮部
D. 形成层
B
21. 下列关于气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孔是由半月形的成对的保卫细胞构成
B.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C. 一对保卫细胞就是一个气孔
D.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调控
C
22. 右图是杨树的叶片横切面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④分别是上、下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 ②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C. ③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D. ⑤是由表皮细胞构成的气孔
C
23. 蒜的叶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则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
A. 叶内无叶绿体
B. 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
C.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 地下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C
24. 在番茄种植中,农民需要去除部分老叶,但是果实上部的老叶在其成熟前不能摘除,其原因是( )
A. 降低呼吸作用
B. 保证果实中有机物积累
C. 降低光合作用
D. 减少叶片对光照的遮挡
B
25. 橡胶工人用割胶刀割开橡胶树的树皮后,流出白色的汁液,说明割断了( )
A. 机械组织
B. 木质部
C. 筛管
D. 导管
C
26. 门头沟青白口地区苹果含糖多,口感甘甜。苹果中糖分的合成原料是( )
A.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A
27. 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 吸收水分
B. 吸收无机盐
C.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 增强蒸腾作用
C
28. 小美的奶奶特别爱吃凉拌杨树叶。五一放假期间,小美到自家种树的地里采摘了一塑料袋的杨树叶。回到家准备清洗的时候,发现袋内很热。这主要是因为( )
A. 杨树叶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
B. 杨树叶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C. 杨树叶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D. 杨树叶中释放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硫
C
29. 森林大火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森林大面积减少不会( )
A. 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
B. 造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变弱
C. 影响自然界的碳—氧平衡
D. 造成周围空气湿度增大
D
30. 下列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描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B. 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土壤贫瘠,所以寸草不生
C. 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
D. 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以松、杉等植物为主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 读图理解(10分)
右图是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图和受精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雌蕊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图1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填“自花”或“异花”)传粉,而另一种传粉方式一般需要借助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等媒介进行。
(3)图2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⑦]花粉管中的___________与胚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花药和花丝
柱头、花柱、
子房
自花
昆虫
风力
精子
卵细胞

(4)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是先采集____________,然后涂抹或倾撒在同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上。
人工辅助授粉
花粉
柱头

32. 资料分析(10分)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0%~40%下降为10%左右。长期的乱砍滥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这是造成洪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最新统计,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1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 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蓄水能力相当于1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资料二 重庆是全国出名的“火炉”城市之一,近年来其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力度,先后建成了槐荫广场、泉城广场。自广场绿地建成后,市区气温明显有所下降,现在重庆市区的园林植被每年可释放氧气约261400吨,年吸收二氧化碳约361400吨。
(1)从资料一中可看出,植物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说明了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________。
保持水土
水循环
(2)植物体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再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____输送到叶肉细胞,作为_______________的原料,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但绝大部分的水分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__________散发到大气中。
(3)从资料二中可以看出,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些作用主要得益于它的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作用。
成熟区
导管
光合作用
气孔
降低气温
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平衡
蒸腾
光合
33. 实验探究(10分)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如下图所示;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8小时;
③将A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在B瓶的导管口,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卫生香的变化;
⑤取下3个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⑥将3张叶片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1)步骤①中将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A与B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B与C也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A瓶内叶片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消耗原有的淀粉
光(或光照、
阳光)
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步骤④中,从B瓶挤出的气体能使卫生香立刻燃烧起来,这说明B瓶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乙装置中小烧杯里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5)步骤⑥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____________瓶的叶片,变蓝是因为叶片制造了____________。
氧气
叶绿体
酒精

淀粉

(1)屋顶绿化后植物多了,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提高大气_________________,增加降水,这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植物落叶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蒸腾作用
湿度
影响(或改变)
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或排出废物)
(2) 如果在屋顶种一些玉米,对玉米催芽时将玉米浸泡一段时间后又捞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说明玉米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施肥主要是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 ___________。
(3) 屋顶种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又将____________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平衡起到作用。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无机盐
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