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 回忆我的母亲核心素养1.识记、积累生字新词,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2.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记叙线索和感情基调。(重点)3.体会本文平实、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4.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素养)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德为母亲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板书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二、走近作者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三、写作背景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相关知识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沿用至今。四、新知认知1.回忆录。回忆录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如凯撒的《高卢战记》;二是指一种自传性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2.回忆录的特点。回忆录有真实、广泛、突出三大特点。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3.方法指导(如何读写回忆录?)明确:(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可不时插入议论。)五、预习交流1.给加横线字注音。佃农(diàn) 祖籍(jí) 仪陇(lǒng) 溺死(nì) 劳碌(lù) 私塾(shú) 衙门(yá) 横蛮(hèng mán) 不辍劳作(chuò) 饱尝(cháng) 妯娌(zhóu li) 和睦(mù) 差役(chāi)2.解释下列词语。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②任劳任怨(rèn 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③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④为富不仁(wéi fù):只求自己发财而没有好心肠。⑤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⑥支撑门户(zhī chēnɡ):勉强维持家庭。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⑧聊叙(liáo xù):姑且谈谈。聊,姑且;叙,谈。六、听读课文1.用圈划法把重点字词圈注出来。2.把文中有关议论性的语段划出来。3.读完全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4.你现在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了吗?七、听读反馈1.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明确: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2.理清结构(PPT)●第一种分法: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寄其哀)第二部分(第2—13段)以时间为线索,详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述其功)第一层(2-8):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二层(9-13):写母亲朴素的阶级觉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革命。第三部分(第14—17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颂其德)第一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第二层(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的深恩的决心。●第二种分法: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八、整体感知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明确: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来写。2.本文围绕哪几个特点写母亲的?明确: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3.通过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哪些影响?明确: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4.表现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明确:表现我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表现我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九、课堂小结作者通过选取一系列典型事例,刻画出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持家有道,教子有方,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的母亲形象。最后,让我们借用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来向这位伟大的母亲致敬: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十、随堂练习1.下列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 B.外甥(sheng) 祖籍(jì)C.规律(lù) 周济(jì) D.劳碌(lù) 慰勉(wèi)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动 劳碌 劳作)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味 风味 趣味)。(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 (杜绝 隔绝 断绝)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不曾脱离劳动)(2)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劳动好手)(4)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勤劳俭朴 聪明能干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6藤野先生回忆性散文 鲁迅八上二单元8列夫·托尔斯泰7回忆我的母亲深情回忆难忘人事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者,正直热诚、认真负责的先生。回忆性散文 朱德人物传记 茨威格9 美丽的颜色人物传记 艾芙居里?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写作——学写传记大学教授伟大母亲文学家科学家??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德为母亲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新课导入回忆我的母亲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这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太夫人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1.识记、积累生字新词,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2.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记叙线索和感情基调。(重点)3.体会本文平实、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4.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素养)核心素养第一课时回忆录回忆录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如凯撒的《高卢战记》;二是指一种自传性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背景资料文体常识新知认知回忆录的特点回忆录有真实、广泛、突出三大特点。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背景资料文体常识方法指导(如何读写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可不时插入议论。)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衙门( ) 横蛮( )不辍劳作( ) 饱尝(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徙( )diànjílǒngnìlùshúyáhèng mánchuòchángzhóu l mùChāi yìx 掌握字音预习交流1.不停地劳动(耕作)。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6.到处向人家借钱。不辍劳作任劳任怨宽厚仁慈为富不仁吃大户东挪西借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用圈划法把重点字词圈注出来。2.把文中有关议论性的语段划出来。3.读完全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4.你现在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了吗?听读课文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听读反馈勤劳的一生1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回忆2-13回忆典型事件塑造母亲形象14-17感谢母亲大恩表达革命决心回忆我 的母亲2-8贫困的家境里母亲勤劳宽厚9-13艰难的社会背景下母亲的平凡和伟大“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爱憎分明。节衣缩食,借债供子读书支持、慰勉儿子参加革命独立支持家人的生活年事已高,不辍劳作返回故土,继续劳动勤俭持家,热爱劳动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理清文脉2.本文围绕哪几个特点写母亲的?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3.通过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哪些影响?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4.表现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表现我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表现我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来写。整体感知3作者通过选取一系列典型事例,刻画出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持家有道,教子有方,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的母亲形象。最后,让我们借用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来向这位伟大的母亲致敬: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本课小结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B.外甥(sheng) 祖籍(jì)C.规律(lù) 周济(jì)D.劳碌(lù) 慰勉(wèi)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随堂练习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动 劳碌 劳作)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味 风味 趣味)。(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 (杜绝 隔绝 断绝)了。劳碌滋味管束隔绝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一生不曾脱离劳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母亲是劳动好手勤劳俭朴 聪明能干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学习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学习难点:1.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2.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学法指导:1.本文抓住人物特点来选典型事例,进而表现人物。且布局谋篇合理,学习时加以注意。2.结合叙事赏析《回忆我的母亲》中议论性的句子,体会在记叙文中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中心的妙处,并从中提炼记叙文中议论的写作方法。【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任务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二、预习任务1.自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回忆开始→回忆→回忆结束”这几个阶段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脉络。2.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按时间顺序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时间 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作者小时候 勤劳简朴、宽厚仁慈1885--1900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1905年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思想。1908年 深明大义1919年 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1944年 热爱劳动3.完成“思考探究”三。三、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佃农( ) 祖籍( ) 韶关( ) 仪陇( ) 溺死( ) 私塾( )勉强( ) 和蔼( ) 妯娌( ) 和睦( ) 衙门( ) 劳碌(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劳( )怨 为富不( ) 节衣( )食 不( )劳作支( )门户 东( )西借 坚( )不拔 宽厚( )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体裁是 ,作者 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 ,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课中导读】第一课时一、自读课文1.用圈划法把重点字词圈注出来。2.把文中有关议论性的语段划出来。3.读完全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4.你现在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了吗?二、自读反馈1.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明确:2.理清结构(文中标记)三、整体感知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明确:2.本文围绕哪几个特点写母亲的?明确:3.通过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哪些影响?明确:4.表现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明确:四、随堂练习1.下列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 B.外甥(sheng) 祖籍(jì)C.规律(lù) 周济(jì) D.劳碌(lù) 慰勉(wèi)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动 劳碌 劳作)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味 风味 趣味)。(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 (杜绝 隔绝 断绝)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学习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学习难点:1.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2.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学法指导:1.本文抓住人物特点来选典型事例,进而表现人物。且布局谋篇合理,学习时加以注意。2.结合叙事赏析《回忆我的母亲》中议论性的句子,体会在记叙文中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中心的妙处,并从中提炼记叙文中议论的写作方法。【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任务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二、预习任务1.自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回忆开始→回忆→回忆结束”这几个阶段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脉络。答案: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第二部分(2--15)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分三层)第1层(2--7)宽厚仁慈,勤劳简朴,坚强不屈第2层(8--13)支持我求学,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第3层(14-15)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第三部分(16--17)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2.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按时间顺序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作者小时候 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简朴、宽厚仁慈1885--1900 遭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不灰心。对农民的同情和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思想。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3.完成“思考探究”三。三、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佃农( ) 祖籍( ) 韶关( ) 仪陇( ) 溺死( ) 私塾( )勉强( ) 和蔼( ) 妯娌( ) 和睦( ) 衙门( ) 劳碌( )答案:diàn jí shao lǒng nì shú qiǎng ái zhóulǐ mù yá lù。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劳( )怨 为富不( ) 节衣( )食 不( )劳作支( )门户 东( )西借 坚( )不拔 宽厚( )慈答案:任 任 仁 缩 辍 撑 挪 忍 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体裁是 ,作者 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 ,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答案:回忆录 朱德 无产阶级革命家【课中导读】第一课时一、自读课文1.用圈划法把重点字词圈注出来。2.把文中有关议论性的语段划出来。3.读完全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4.你现在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了吗?二、自读反馈1.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明确: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2.理清结构(PPT)●第一种分法: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寄其哀)第二部分(第2—13段)以时间为线索,详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述其功)第一层(2-8):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二层(9-13):写母亲朴素的阶级觉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革命。第三部分(第14—17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颂其德)第一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第二层(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的深恩的决心。●第二种分法: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三、整体感知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明确: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来写。2.本文围绕哪几个特点写母亲的?明确: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3.通过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哪些影响?明确: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4.表现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明确:表现我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表现我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四、随堂练习1.下列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 B.外甥(sheng) 祖籍(jì)C.规律(lù) 周济(jì) D.劳碌(lù) 慰勉(wèi)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动 劳碌 劳作)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味 风味 趣味)。(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 (杜绝 隔绝 断绝)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不曾脱离劳动)(2)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劳动好手)(4)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勤劳俭朴 聪明能干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学生版).doc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教师版).doc 【2022新课标】7 回忆我的母亲.pptx 回忆我的母亲 (课文朗读).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