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综合练习题
选择题
1. “落棋无悔”“越位犯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课认真听讲”,这些都是( )。
A.法规 B.制度 C.规则 D.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
A.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小华大声喊叫
B.在动物园里,小军向猴子扔去食物
C.在公交车上,小红主动给老人让座
D.在课堂上,小刚随意离开座位扔垃圾
3.有人说:“规则只会限制人们的自由,如果没有规则和约束,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精彩。”对此,你的看法是( )。
A.正确,因为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B.错误,因为自由与规则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C.正确,因为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D.错误,因为有规则保护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规则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B.应该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C.只要坚定维护规则即可
D.应该提醒、监督、帮助成年人遵守规则,我们未成年人只要不触犯法律即可
5.下列是我们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行为。其中不符合社会规则的是( )。
A.出门走路靠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B.去超市购物,结账时自觉排队
C.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到精彩处就大声喝彩
D.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生活环境
6.下列行为属于他律的是( )。
A.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忘的财物拿到公司并寻找失主
B.小林坚持锻炼身体
C.小强在上网时发现不健康的网页立即关闭
D.小亮被妈妈从网吧里找到并带回家
7. “红灯停,绿灯行”是一条小朋友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有的成年人却未能遵守。2021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
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 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考场上学生诚信考试,公平竞争……材料说明了(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最好状态 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④遵守社会秩序,每个公民就都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9.南宁交警从2021年9月1日开始,加大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的现象进行处罚。这一举措( )。
①反映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 ②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③说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会受到处罚 ④属于非强制性手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的向往。今天,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自由( )。
①自由不是不受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规则束缚自由,突破规则是享受自由的前提 ③自由离不开法律,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自由是相对的,享受自己的自由不能损害他人的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2020年5月24日,新华网发表重要评论时指出,涉港国安立法能够更好地保护香港市民享有和行使法定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④离开了规则,公民就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下列名言中符合此观点的是( )。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B.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13.一些地方和学校增设“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在车站、学校食堂等公共场所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防范传染。划定和守住“一米线”意在( )。
①防止感染,阻断病毒传播 ②倡导社会公德,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③遵守公共秩序,培养良好规则意识 ④保持社交距离,保障人们健康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4.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因此文明素质的“考场”无处不在。树立对规则和公德的敬畏,对公共环境的责任,要求我们( )。
①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 ③学会自律,自觉遵守规则 ④积极改进规则,凡是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规则,都要改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21年6月20日,山东省纪委监委机关等相关部门单位组成工作专班,对陈春秀、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上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目前,相关问题已经查清,并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共问责46人。这警示我们( )。
①考试公平不容侵犯 ②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③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近日,“地摊经济”成为热门话题。2020年3月中旬,成都率先“试水”鼓励“地摊”“夜市”。随后,地摊经济也在西安、青岛、重庆等多地火起来。地摊经济也存在环境卫生、噪声扰民、产品质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经营行为,提升市民满意度,成都出台“升级版”政策,进一步规范“马路经济”,明确了摊点在哪儿摆、何时摆、怎么摆、市民出现投诉怎么办等具体办法,以制度化的方式找到治理城市与方便群众的平衡点。可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需要( )。
①创新规则,完善规则,促进社会和谐 ②遵守规则,有序参与,兼顾各方利益 ③牺牲秩序,降低标准,保住基本民生 ④保证质量,维护权益,激发消费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我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高铁霸座、拒绝查票、公交车乘客殴打司机导致公交车坠落长江等事件一再冲击人性底线。这警示我们 (  )
A.自由是不受约束的
B.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规则来自秩序 
D.做人做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19.“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成年人未能遵守。2020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  )
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 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20、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观察漫画《获刑》,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某乘客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请从危害性角度,分析其获刑的主要原因。
(2)漫画警示我们必须增强哪些意识?(写出两点)
21、下面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部分规则。
规则一 在学校里主动向老师问好;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在家里主动孝敬父母,积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规则三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1)上述三个规则分别属于哪类规则?
(2)如果生活中没有上述规则将会出现哪些问题?
(3)在实现良好社会秩序过程中,上述规则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2、《人民日报》刊文直指“轻违规”治理难题。其难点之一是违规成本低、数量多,执法者难以管理;难点之二是违规情节轻微,不适用“重典”,批评教育式处罚效果不佳,难成威慑。然而“轻违规”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十几条鲜活的生命,成为一个“巨婴”乘客“轻违规”行为的沉重代价!一名行人边看手机边闯红灯过马路,结果引发严重交通事故……
(1)请你列举两条生活中的“轻违规”行为。
(2)请你对“轻违规”现象进行评析。
(3)防治“轻违规”现象需从自身做起,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倡议。
23、在某地,公交车站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乘客候车,乘客就会自觉排队,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也是如此。据说,有一次该地发生五级地震,部分电车线路停运,在车站候车的人黑压压一大片,但也没有出现乱拥乱挤、大呼小叫的情况。为此,有人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能这样遵守秩序?”得到的回答是:“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
(1)人们为什么要遵守秩序?
(2)上述材料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启示?
24、材料一 2020年9月1日,《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实施首日,交警部门在短短1个小时内,就查处了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违规案件448起。
材料二 观察漫画《迈步向前》。
(1)请你运用社会规则的有关知识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进行评析。
(2)为改变材料二的状况,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1-5CCDBC 6-10DABBC 11-15BABAB 16-19BBDA
20、(1)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原因:抢夺方向盘,严重危害车上乘客和路上行人的安全, 触及刑法。
(2)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提高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1、(1)规则一属于道德;规则二属于纪律;规则三属于法律。
(2)社会混乱不堪,障碍重重,矛盾不断,社会运行效率低,社会管理成本高,等等。
(3)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2、(1)阻挡高铁车门闭合、“任性霸座”、占道经营、快车道上骑电动车、从车窗往外丢杂物、景点公共区域乱涂乱画、逃票行为、谎报险情、传播谣言、迟到早退、乱扔垃圾等。
(2)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轻则导致违法,重则走向犯罪;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规则,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影响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损害国家和民族形象;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等等。
(3)增强规则意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提高道德修养,尊重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珍惜诚信记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信仰,维护法律权威;培养自律精神,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做有损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事,采取合法方式行使权利;等等
23、(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要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4、(1)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①通过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来保证社会规则的实现。②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③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④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