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 地球与地球仪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仁爱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 地球与地球仪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以及经纬度划分的方法。
2.理解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实质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习重难点】
1.知道地球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以及经纬度划分的方法。
2.理解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实质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习过程】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地球的形状是 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一)地球。
1.形状:① 。
2.大小:平均半径② 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2.两极:地轴穿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三、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1.纬线。
(1)概念: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
指示方向:③ 方向。
形状:圆圈。
长度:不相等,④ 最长,向两极递减,两极点最小,为一点。
相互关系:相互平行。
(3)几条重要的纬线。
赤道:南北半球的界线,即南北纬度界线。
南北回归线:⑤ 带与⑥ 带的界线,即太阳直射范围的界线。
南北极圈:⑦ 带与⑧ 带的界线,即极昼、极夜范围的界线。
(4)纬度。
概念:某地纬度,就是该地的地球半径(该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划分:
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北各作90°,赤道以北为⑨ ,以南为⑩ 。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2.经线。
(1)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
指示方向: 方向。
形状: 。
长度:相等。
相互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3)几条重要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经度界线。
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东西经分界线。
20°W和160°E: 半球的界线。
3.经纬网。
(1)概念: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意义。
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确定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方向;计算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距离。
【达标检测】
一、基础学习交流
1.用哪些数字能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根据下图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经度范围。
二、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互动探究:
1.如何判别经纬线、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请说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
2.如何根据一个点的位置判断其所处的半球?
探究二: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互动探究: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B、C、D四点的准确位置。
(2)A点在D点的什么方向?
(3)假设一架飞机从A点起飞,沿着30°S纬线圈飞行,最终能飞回A点吗?如果这架飞机沿着10°E一直向北飞行,它能飞回A点吗?
2.一个人从赤道出发向东、南、西、北方向依次走10千米,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
3.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弧长约是多少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弧长大约是多少千米?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