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沁园春·雪》第1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感知全词内容。2.朗读并感悟情感,能当堂背诵。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语言运用: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并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思维能力:领悟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审美创造:品味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教学难点: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诗人 领袖 【作者】任先青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毛泽东是一个站在传统的根基上胸怀大志、谈论理想的人,一个为中华民族卧薪尝胆、奋发有为的人,一个虽历经沉沦却仍能傲世独立、纵横捭阖的人,一个在戎马生涯中不断写就传世佳作、文武兼备的人,一个虽有这种或那种缺点,却仍有无限魅力的人。当外寇入侵、民族危亡压倒一切的时候,他在最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发起深远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力量的时候,站在了西北高原茫茫的黄土地上,写出了这传世杰作。这就是毛泽东。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位文武兼备的开国领袖的词作《沁园春·雪》。(板书课题)【作者简介】(学生根据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教师进行补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势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伟大革命家的情怀。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历史贡献】(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层次认识作者)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做了不懈的探索。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经典语录】(选取部分语录进行背诵)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一个人做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背景知识】(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文体知识】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仗势欺人,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字词积累】(大声朗读并识记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惟余莽莽(mǎng) 顿失滔滔tāo 稍逊(xùn)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án)数(shǔ )风流人物 今朝 (zhāo)【理解词义】北国:指我国北方。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天公:指天。须:等到。妖娆:娇艳美好。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指倾倒的意思。天骄:天之骄子。【听课文】(边听边想象作者所描写的画面)【读出重音和语调】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千里/冰封──,(慢) 万-里-雪-飘。↗(高昂)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慢)(低沉)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豪迈,高而慢)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高昂) 惜/秦皇/汉武,↘(低沉)略输/文采──;(慢)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慢)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俱/往矣──,(慢,拉长) 数/风流人物。↗(高昂)还看/今朝。(高昂,坚定)【诵读感悟】读出豪迈情提问:大家觉得这首词要读出怎样的感情?1.赞美 2.读出磅礴气势3.读出豪迈,慷慨激昂的语气 4.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5.读得淋漓酣畅 6.读出“气吞山河”的气势 7.读出自信【请根据提示朗读这首词:】思考: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上阕:描绘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古代帝王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的雪景的?抒发了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抒发了词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词的下阕又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答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今朝的风流人物必将不负历史使命,超越过去,创造空前伟大业绩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课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B )A.分外/满分 分泌/沁人心脾 呜咽/狼吞虎咽B.今朝/朝阳 娇美/一代天骄 瘦削/削足适履C.折腰/折本 妖娆/抓耳挠腮 数量/数九寒天D.出汗/可汗 殉职/徇私枉法 积攒/人头攒动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风骚 骚动 骄奢 骄美B.分析 折腰 欣赏 拆散C.大雕 雕刻 凋零 倜傥D.腊月 蜡象 蜡烛 瓦喇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B.昨夜一场大雨,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C.对于高端供应商而言,想要独领风骚,唯一的方法是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D.一代天骄李白生性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C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欲/与天公/试比高。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课堂小结】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