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异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让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现代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
教学难点:苏联模式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背景:
①战争使经济遭严重破坏
战后的苏俄,城市经济萧条,工厂停止生产,农村破败衰落。1920年,苏俄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913年的15.5%,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苏俄面临着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最紧迫任务,这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旧政策已不能适应新情况
1918年开始实行的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1年,已不能适应新情况,必须加以调整,这是实施新经济政策另一个重要原因。
2.时间:1921年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决定逐步取消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实施新经济政策。那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它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不同?
提示: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了什么积极作用?它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苏联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领土上的各族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他们纷纷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之后,各族人民的团结进一步加强。随着俄罗斯全国电气化远景计划实施的开始,各苏维埃共和国为了把力量团结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国防,迫切要求组成一个国家联盟。为此,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于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初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4个,后来增加到5个。最初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讲述“苏联、”“沙俄”、“苏俄”的区别。三者指的是不同时期的俄国:沙俄(1547年一1917年),苏俄(1917年一1922年),苏联(1922年一1991年)。
2.“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的实行
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相继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于1928年,任务是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用于重工业。“二五”计划的实行,开始于1933年,任务是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在两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苏联人民作出巨大的努力和暂时的牺牲,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克眼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使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取得巨大成就。
3.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
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建成大型工矿企业600O个,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7年的3%上升到10%。这为苏联后来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农业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及其成就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在集体化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有些组织者出现过火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运动得到继续发展。到1937年,苏联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93%,耕地面积达99% 。
(四)苏联模式
1936年苏联宪法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认定,社会主义体系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已经取得完全胜利,人剥削人的现象已被铲除和消灭,因此,把新宪法的颁布看作是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新宪法用法律形式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它的颁布;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涉及到不少问题,但其主要内容,如果围绕下面六个年代来考虑、并不难掌握:(教师宜和学生一起复述如下大事,先讲大事,后问年代,或先讲年代,后问大事均可。)
1921年 新经济政策实施开始
1922年 苏联成立
1928年 “一五”计划开始实行
1933年 “二五”计划开始实行
1936年 新宪法通过,标志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动探究,但效果不佳,学生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知识层面、表面的东西,创新及深层次的探究等同于形式。究其根源:学生学习习惯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设计的教学环节未进行完,强化训练不够到位,应让学生在课前就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这样课堂时间就充足有余了。
展开更多......
收起↑